打造臺資新高地 助推淮安經濟騰飛

時間:2010-08-20 13:49   來源:雲視網

富士康工業園區

富士康工業園區

  8月17日,“創新型經濟在江蘇”網路行中十余家網路媒體組成的小分隊來到蘇北線的第一站淮安進行採訪。淮安市副市長戚壽余介紹了近期淮安經濟發展的總體情況,特別是在吸引臺資方面有很多的成功經驗。

  近幾年來,淮安經濟開發區臺資集聚的“雪球”越滾越大。累計引進臺資企業數佔據全市的半壁江山。全市超千萬美元的臺資大項目80%集聚於此,蘇北臺資高地初步顯現。當前,臺商投資內遷北徙的趨勢愈加明顯,淮安人期望接過昆山的接力棒,打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品牌,把淮安建成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樣板”。

  淮安經濟開發區重點打造六大平臺,為更好地打造臺資高地奠定堅實基礎。一是搭建基礎設施平臺,開發區人始終不渝地改善投資環境,創新投融資渠道,加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十一五”以來,完成城建投入累計100多億元,基本完成了開發區及高教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搭建功能配套平臺,淮安經濟開發區規劃為“一城、兩點、三區”。三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淮安經濟開發區在著力構築硬平臺的同時,著力打造一流的公共服務平臺。四是搭建合作交流平臺,為打造臺資聚集高地,IT産業領地,淮安經濟開發區多策並舉,擴大交流,增進了解、增強合作。五是搭建産業集聚平臺,臺商投資有集團性特點,被形象地稱之為“抱團投資”,來一個帶動一群,比較集中在一些地域。六是搭建成本優勢平臺,到淮安經濟開發區投資,在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電價、水價以及各種費用相對較低。

  事實證明,依靠産業配套招商不但能防止招商項目被其他地區截獲,還能吸引原本無意在本地設廠的客商前來投資。臺資IT産業集群的初步形成,是開發區對臺招商的得意之筆,也是擴大對臺招商成果的催化劑。目前,淮安經濟開發區吸引了日韓、港臺、歐美等2O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區內投資興業,累計入區外資企業200多家。現在開發區建成了以富士康淮安科技城為代表的港臺企業群、以韓泰輪胎為代表的日韓企業群,和以美的威靈電機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群,初步形成了化工、機械、電子等支柱産業。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