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山新的臺資高地如何煉成?

時間:2009-07-02 13:4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2日消息 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江蘇省無錫市的錫山經濟開發區卻在2008年仍然吸引了臺商新增投資9200萬美元,“東有昆山、西有錫山”的口碑正在長江三角洲的臺商中廣為流傳。7月1日上午,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來到錫山,一探這個新的“臺資高地”煉成的秘訣。

  “井噴”現象緣何起?

  1992年5月成立的錫山經濟開發區位於大陸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長江三角州中心地。10多年前臺資還是零紀錄的錫山區,在短短幾年構築起了臺資高地,臺資入駐出現“井噴”現象,究竟是何原因?

  錫山區委副書記華炳泉向記者介紹説,臺資企業在錫山的快速發展原因很多,包括錫山突出的區位優勢、完善的載體支撐、高效的政府服務、強勁的企業創新能力以及完善的服務體系等。而比較重要的,是政府能順勢而為,緊緊抓住了臺商臺資的兩大轉移:一方面臺灣産業調整和外移步伐加快,島內企業加速向大陸轉移;另一方面大陸傳統的臺資集聚地東莞和昆山都已呈現飽和狀態,臺資尋找新的發展區域。錫山緊緊抓住這兩大機遇,把對臺招商引資作為全區開放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財物的優勢重點猛攻,為臺資集聚錫山提供了有利條件。

  臺商“以臺引臺”感動政府

  在這過程中,讓錫山區政府感受頗深的是,兩岸親情血濃于水,兩岸同胞有著深厚的人緣、地緣和情緣優勢。政府為臺商朋友們提供了週到的服務,臺商朋友們也對政府的對臺招商工作幫助很大,他們成了政府的義務宣傳員、招商員。近年來,先來到錫山的臺商利用豐富的人脈網路,從臺灣、東莞等地引來許多上下游企業,政府不花一分錢,臺商們“以臺引臺”成功引來的項目達50余個,有效地挖掘、拉大了臺商投資錫山的潛力和張力。

  臺商:選對地方很重要

  提到臺商,華炳泉動情地説,錫山能夠發展這麼快,與臺商自己的發展信心比較足關係非常大。在隨後採訪全國臺企聯副會長、無錫市臺協會會長孫佳鈞時,本網記者即將“錫山臺企的信心來自何處”這個問題擺在了孫會長面前。

  孫佳鈞對此指出,我們的信心之一來自比較紮實的內功基礎。長三角與珠三角很大的差異是,長三角的政府很早就開始對臺企進行嚴格的正規要求,當時也有許多臺企抱怨,但現在想想真的是“嚴師出高徒”,這些鍛鍊我們很早就開始了,當經濟不景氣來臨時,比較紮實的“內功”就顯出了優勢,我們很少要求政府去減少什麼,該繳的費用就繳。這是信心的來源之一。

  “第二個,政府也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孫佳鈞認為,一個企業要經營好,經營的環境非常重要,“東有昆山。西有錫山”這種説法的背後,政府給予的協助與支援相當大,好的內功還要有外部的加持,所以説找對地方對臺企很重要,“沒有支援或太過溺愛,最後的結果都不會太好。”(記者 趙靜)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