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兩岸專家聚首昆山 研討ECFA後戰略性新興産業合作

時間:2010-09-25 15:59   來源:台灣網

 

  9月21日至22日,第十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發展論壇(昆山)”在江蘇昆山舉行,兩岸300余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兩岸戰略性新型産業合作這一主題展開研討。(台灣網 鐘寶華 攝)

 

  台灣網9月22日昆山消息 以兩岸戰略性新型産業合作為主題,以“創造、創新、創意”為新思維的第十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發展論壇(昆山)”,21日至22日在江蘇昆山舉行,兩岸300余專家學者與會。ECFA簽署後,兩岸戰略性新型産業的合作話題成為大家研討重點。

  本次論壇由昆山市人民政府、科技部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中心、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和昆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共同主辦。國家科技部副部長曹建林,兩岸專家學者朱麗蘭、王洛林、鄭新立、于宗先、蕭代基以及企業家鄭崇華、許勝雄等諸多重量級人士紛紛在會上發表觀點。

  主辦方代表、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表示,此次海峽兩岸産業合作發展論壇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正式生效後,海峽兩岸産、官、學、研、金相關人士匯聚大陸首次召開的産業合作論壇。他説,ECFA的簽署,將深刻改變兩岸産業格局,實現由原先兩岸産業簡單“結合”到資金、人才、市場的全面整合、融合。

  臺灣專家于宗先認為,ECFA簽署後,兩岸交流更加順暢,在新興産業領域,兩岸可在綠色能源、電動車汽車、節能環保、新材料、新醫藥、精緻農業等多個産業謀求合作。他表示,臺灣具有的是發展經驗、充沛資本、較進步的經營文化和創新精神,大陸則是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只要兩岸企業坦誠相待、分工合作,相信不僅大中華市場將是中國人的天下,也有機會在國際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科技部副部長曹建林也在論壇上致辭,他強調:ECFA生效後,兩岸關係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面對全球化競爭,兩岸産業應建設以互補為核心,以協同為基礎,以共贏為目標的新型“競合”關係。

  對曹健林的觀點,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頗為認同。他表示,ECFA開啟了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契機,在此之下,兩岸産業合作確實需要新思維,特別要突出“共同”二字,共同發展、投資、研發合作,共同發展兩岸技術標準、品牌等。更要以新興産業開創新的合作模式和成長模式,強化雙向投資,整合産、銷、研發能量,以新興産業與服務業為多元成長引擎,實現産業升級,拓展新興市場。

  蕭代基還具體建議,可積極運用既有大陸臺商根基作為試點,吸引廠商集結,形成更具實力的臺商特區。以臺灣産業的技術、品質、研發優勢,結合地方本身具有使得經濟環境條件,共同開發大陸內需市場並拓展海外機會,從而超越一般的加工貿易型態。

  作為此次論壇的熱點,出席論壇的專家學者均認為, ECFA簽署後兩岸新興産業的合作非常值得交流探討。而論壇所設的“新格局——低碳創新與持續發展、新思維——文創産業與‘無中生有’、新趨勢——休閒經濟與品位生活、新前景——新型産業與資本經營”4個專題,也充分滿足了大家的需求。

  據了解,過去十年,計有3738家臺企落戶昆山,使得昆山有“小臺北”之稱。也正是憑藉著與臺灣豐富的産業合作經驗,昆山自2001年創辦“海峽兩岸産業合作發展論壇(昆山)”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九屆。十年來,參加“昆山論壇”的兩岸産、官、學、研等各方面知名人士總計超過3000人。論壇已成為溝通兩岸經濟、産業、科技交流合作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載體。(記者 鐘寶華)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