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兩岸“生死速遞” 臺灣小夥捐骨髓救江蘇女教師

時間:2010-07-16 14:40   來源:揚子晚報

  7月16日21時30分,南方航班CZ3697帶著一袋275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晚點抵達南京祿口機場。這袋從寶島臺灣輾轉而來的愛心“救命血”被火速送往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22時45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在中大醫院正式開始,造血幹細胞緩緩輸入江陰市女教師卞菊華的體內,順利完成移植手術。

  産後檢查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卞菊華今年27歲,來自江蘇江陰周莊鎮,大學畢業後在成化高級中學任高中政治老師。2008年5月12日順利産下一名健康女嬰。可是産後連續幾個月的發燒,讓家人感覺不對勁。2008年9月,産後一次常規體檢中,血常規顯示她血小板很低,只是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左右。卞菊華經蘇州醫院檢查,才知自己患上了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據卞菊華丈夫周科介紹,妻子患病後一直樂觀向上,還常常開導丈夫,讓他不要為此難過。

  2008年卞菊華查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後,就長期依賴輸血,基本上三四天就要輸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開始還有點效果,後來就出現血小板輸入無效。她嘗試過各種藥物治療,可是血小板仍然很低,隨時都可能出血或感染,出現生命危險。醫生指出,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醫生首先考慮同胞兄妹配型,卞菊華有個親弟弟,開始滿懷希望,可結果顯示配型並不成功。中華骨髓庫也一直沒找到合適的骨髓配型。

  運送“救命血”,兩岸上演“生死速遞”

  今年3月,卞菊華慕名找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丁家華。丁主任馬上聯繫臺灣慈濟骨髓庫。4月,臺灣慈濟骨髓庫傳來好消息,有一個29歲小夥的骨髓配型與卞菊華有8個位點相合,雖然有兩個位點不合,但是醫生表示患者病情已不能再等。

  經各方協調聯繫,7月15日16時,臺灣供者準備捐獻造血幹細胞,經過3個多小時採集,275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被裝進造血幹細胞專用運輸箱保存。

  據中華骨髓庫廣州分庫湯壽春主任介紹,7月16日淩晨4時30分,他從臺灣花蓮出發,坐了一個半小時的高鐵到了宜蘭,接著馬不停蹄地又坐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到臺北桃園機場,然後坐飛機到香港,大約中午11點在香港過關,又立刻坐上大巴,趕往廣州白雲機場,那時已是當天18時,然後又緊急飛往南京。

  臺灣小夥溫馨卡片,讓她熱淚盈眶

  7月16日20時10分,飛機本應抵達祿口機場,可是在候機廳廣播中傳來“CZ3697飛機晚點一個半小時”,這讓在機場接機的中大醫院醫護人員焦急萬分。負責接機的中大醫院血液科趙剛主治醫師也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他説造血幹細胞的活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越早輸入卞菊華體內,效果就越好。

  21時30分,南方航班CZ3697抵達南京祿口機場,大家立即驅車趕往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22時30分,造血幹細胞被送到血液科無菌病房。在交接過程中,湯主任拿出臺灣供者寫給卞菊華的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我們一起加油,祝你一帆風順。”卞菊華看了,熱淚盈眶。22時45分,臺灣供者的造血幹細胞輸入卞菊華體內,15分鐘後,移植結束,卞菊華情況一切正常,醫護人員將對其進行密切觀察和進一步治療。(崔玉艷 程守勤 畢曉紅)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