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上市公司合作與發展高峰論壇
字號:
江陰華西:建設有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時間:2006-03-01 11:55    來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實現“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華西村作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一手抓科學發展,一手抓民主管理,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經濟是基礎,發展是關鍵。華西村始終堅持走科學發展、率先發展之路。圍繞“十一五規劃”,華西村加快經濟建設不動搖,力爭到2010年,實現年銷售500億元,幸福、富裕5萬人,投資5億元到外省市合作搞5個旅遊景點,建一座50萬平方米的物流商貿城,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的關鍵一年,華西村將加快建設“三大工程”,一是50萬平方米的物流商貿城,二是擴大私營小區規模,三是開發龍東湖景區建設,確保全年實現銷售超350億元,效益超20億元,村民分配和職工工資總量超去年。

  發展是為了富民,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準。目前,華西中心村老百姓家庭擁有資産,最少的有100萬元,最多的有1000多萬元,村民的住房面積,少的有400平方米,多的超過600平方米。電漿彩電、數位照相機、錄影機等各種高科技産品,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華西村去年底提出“村幫村、戶幫戶,核心建好黨支部,最終實現全國富”的新目標,計劃在“十一五”期間,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為單位,每年邀請1萬名村支部書記到華西相互交流,把華西經驗向全國推廣,最終促進全國富。

  在發展經濟、加速富民的同時,華西村十分重視鄉風文明建設,形成了“無陳情、無告狀、無暗鬥”的良好村風民風。華西村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大、中專以上學歷的村民接近3000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8人,高級職稱的有55人,還有多人出國留學深造。最近,華西村又敞開大門,從全國招聘500名大學本科生來華西創業。從2001年6月份,華西村又通過“一分五統”的方式,把周邊16個村納入“大華西”,實現共同發展。目前30平方公里的大華西,實現了“基本生活包、老殘有依靠、優教不忘小、三守促勤勞、生活環境好、小康步步高”。去年,華西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現在的華西村,遠看是林園,近看是公園,細看是農民生活的幸福樂園。在村容建設上,華西村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完善和提高華西的“美化、綠化、凈化”程度。目前大華西的綠化面積達875.44萬平方米,每人平均擁有綠地287平方米,垃圾實行集中處理。中心村“萬米長廊”通到各家各戶,路燈亮化率達100%。2001年,華西在全國村級單位中,首家通過了ISO140001國際環境品質管理體系認證,被譽為“中華環保第一村”。2004年,華西關閉了3家年産值1.5億元、利潤超千萬元的化工廠,先後投資數億元,綜合治理工業集中區環境,使工廠變成了花園。在原有萬噸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去年又在私營小區建成了一個1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華西村自覺堅持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做到民主討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把重大的事情交給老百姓討論,讓老百姓知道,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堅持依法辦事,深入貫徹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繼續完善好《村規民約》,深化村務公開、廠務公開,形成依法辦事的管理體系。同時,華西村還要求村民堅持誠信,以誠待人,加深民主內涵。
 
來源:江蘇農業資訊網

編輯:木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