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平板顯示及高清産業基地項目

時間:2010-04-16 16:07   來源:台灣網

一.項目背景

  數字高清時代已經來臨。據統計,中國的高清電視已經以每年40%以上的幅度在遞增,2008年我國將擁有高清電視機3000萬台,2009年這個數字將驟升到5000萬台。作為與高清電視直接關聯的高清視盤機和高清盤片也成為市場新寵。2007年2月,國際DVD論壇認可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高清光碟格式,中國藍光高清光碟標準CBHD正式確立。

  長三角地區是國內平板顯示和高清産業的領先地區。在平板顯示領域,目前全國現有的(包括在建)的7條5代以上液晶屏生産線中,有5條都選址在長三角,形成了液晶面板“3+2”(3條6代線、2條5代線)的産業佈局。同時,全球前十位的平板電視製造商、面板廠、液晶螢幕廠和筆記型電腦廠商以及眾多平板産業元器件廠商都在長三角地區建立了生産基地。高清産業方面,長三角地區擁有多家播放器製造廠商,並在CBHD格式下逐步形成了包括整機生産、盤片製造、設備製造與測試、關鍵零部件生産等相對完整的産業鏈。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平板顯示及高清産業方面擁有極大的發展潛力。開發區是國內家電品牌最集中的園區之一,海爾和長虹均在園區設有平板電視基地。其中海爾年産50萬台液晶電視,長虹2010年將形成年産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200萬台的生産能力,同時長虹還計劃建設電漿屏後端模組100萬套的項目。國內液晶面板行業的領導廠商京東方,已在合肥投資建設國內第二條第六代液晶面板生産線,總投資175億元,設計産能為9萬片/月。中國藍光高清光碟産業聯盟的核心成員武漢恒昊集團,已整體搬遷落戶開發區,中部地區最大的高清産業基地在合肥誕生。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建設高清光學頭和高清視盤機生産基地,計劃2010年達到年産值10億元,將開發區打造成中國光存儲産業的核心地區。

二.建設規模與內容

  建設平板顯示和高清産業基地,主要發展平板電視整機生産和面板配套、筆記型電腦及液晶螢幕、高清播放機、核心零部件研發製造等項目。

  基於京東方的第六代液晶面板項目,引進平板顯示行業的上游配套企業,主要包括平板電視晶片、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增光片、背光源、電路板以及工業氣體等。項目總投資5~10億元。

   圍繞開發區長虹和海爾的平板電視基地,以及合肥周邊地區的家電企業,吸引國內重點企業建設液晶模組項目。項目總投資10~20億元。

  圍繞京東方液晶面板和長虹電漿屏後端模組資源,吸引國內外知名消費電子製造商,發展平板顯示産業的應用項目。主要包括液晶電視、電漿電視、筆記型電腦、電腦平板螢幕等。項目總投資20~40億元。

  在建設中國光存儲産業基地的基礎上,圍繞中國藍光的自主智慧財産權高清標準,發展高清播放等平板顯示的高端應用領域。主要內容包括高清播放機製造、高清光碟製造、高清光碟機製造、高清光學頭、解碼晶片等核心零部件的製造。項目總投資5~15億元。

  圍繞平板顯示和高清播放領域,引進相應的服務外包項目。主要包括研發外包、售後服務外包、呼叫中心、物流平臺等。項目總投資5億元。

三.産品市場分析

  經過連續五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平板電視已經成為一二級市場的主流,預計2009年中國平板電視銷量將達到1500萬台,到2010年中國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的市場份額將達65%。在我國電視機市場從CRT時代向平板時代過渡的過程中,市場規模和潛力巨大。在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周圍500公里半徑內,涵蓋了泛長三角和膠州半島兩大平板電視集聚區,目前主要品牌包括國外的新力、三星、夏普、LG、飛利浦、日立、松下以及國內企業海信、長虹、海爾、康佳、TCL等,對面板保持著旺盛的需求。同時,集聚在長三角的IT産業,包括筆記型電腦、臺式電腦螢幕等企業對於液晶面板的需求也持續增長。在未來三年內,平板電視開始向三四級市場擴張,同時長三角的IT製造業也逐步向中部轉移,作為産業轉移的承接地的合肥開發區,平板顯示産業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高清産業作為平板顯示産業的應用領域,是下一個待開採的金礦。在DVD時代,中國生産了近百億張DVD光碟,佔全球産量的30%以上,全球80%以上的視盤機産自中國。同時,中國每年消耗的光碟驅動器與播放機達二三千萬台,消費的DVD光碟達五六十億張。藍光時代即將來臨,由新科、TCL、海爾、步步高等中國視像工業協會和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的一些骨幹企業,清華大學國家光碟中心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中唱、中錄、中影等內容發行商所組成的中國藍光高清光碟産業聯盟,將大力推廣中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藍光高清格式。合肥開發區作為中國藍光的核心部件——高清光學頭的生産中心,在高清時代將大有可為。

編輯:劉凱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