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贛榆沿海崛起新興工業走廊

時間:2010-11-03 13:40   來源: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7月16日報道:“贛榆是江蘇最好的建港區、也是中國最好的建港區。”這是交通部專家在進行科學調查後得出的一個令人振奮的結論。沿海開發一年來,作為連雲港市産業戰略佈局的關鍵節點,贛榆憑藉“港”的優勢,吸引了一批批投資超億元的石化、冶金機械、生物科技、新型能源大項目不斷向這裡集聚,一條年産值將超500億的新興工業走廊正漸漸崛起在贛榆沿海。

新海石化二期工程現場

  15日上午,記者來到贛榆柘汪境內臨港産業區的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廠區正呈現一片繁忙景象。這裡,總投資15億元的新海石化二期工項目,包括每年30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項目以及配套儲運工程,正在緊張建設。該公司副總經理范建民告訴記者,沿海開發一年來,企業加快了二期項目建設的步伐,于去年6月全面開工的二期項目今年8月底就能正式投産,投産後,公司將具有每年300萬噸的重油加工能力,500萬噸的原油加工能力,銷售收入將超過120億元。今年6月12日,包括100萬噸/年汽油加氫、50萬噸/年氣分和5萬噸/年MTBE裝置的三期項目也已啟動建設,預計2011年1月份將能正式投産。三期投産後,不但增加成品油和化工産品産量,而且産品又能與一期産品調和,實現産品的二次加工,優化産品,拓寬行銷市場,提高經濟效益。

  “來這裡投資,我們最看重的是贛榆的港口區位優勢。”范建民坦言,目前原料主要是通過槽車運輸,不僅損耗大,還會造成污染,而港口和碼頭建成以後,原料將通過從港口到廠區的輸油管道進廠,光運輸成本這一項,每年就可節約6000萬元,而這一數字則佔到了生産成本的近20%。據了解,以新海石化為龍頭,柘汪臨港産業區已形成了煉油—液化氣—丙烯—聚丙烯—塑膠編織袋和PP繩索完整的丙烯産業鏈,石化下游産業已經初具規模。

  新海石化們巨大的發展空間正得益於贛榆對於産業的全新定位。“我們建園最初就明確了‘園區專業化、項目規模化、産業鏈條化’這樣的總體思路。主要圍繞石化産業建園,發展大型石化,大型的高端機械製造企業,把園區企業打造成龍頭企業,再圍繞其延伸拉長加粗産業鏈,與産業定位不符合的産業和項目、污染的項目堅決不引進,寧缺勿濫,決不急功近利!”柘汪臨港産業區管委會副主任顧紹波告訴記者,僅2008年,就有20個左右的項目被拒之門外。事實上,因為要面臨來自考核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壓力,對贛榆而言,實現這個目標本身卻是一個痛苦的堅守過程。令顧紹波欣慰的是,“幸好我們堅持住了,因而才能有我們整個産業區大項目的發展,這對整個産業區,整個贛榆縣融入江蘇沿海開發大的國家戰略,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贛榆沿海産業佈局圖

  據介紹,目前柘汪産業區內已有項目45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9家。2009年産業區完成工業投資26.78億元,銷售收入60億元。園區連續兩年在贛榆縣目標考核中位居第一,成為引領贛榆工業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撐。而今年1-5月份,該縣主要指標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速度在沿海14個縣市居於前列,規模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工業用電量三項指標增幅均躍居沿海縣市首位。

  在贛榆今後的規劃裏,沿海“四大園區”將成為推進産業集聚的主體。據贛榆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做大“港口經濟”新支撐,上月起,贛榆港區建設已開始全力推進,年底將完成50%工程量,與此同時,以港口開篇為帶動,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連臨高速、204國道、242省道贛榆段建成通車、開工建設臨海高等級公路等各項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倉儲、運輸、物流和重型機械製造等項目編制也正在積極推進中。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