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響水:造船業助推沿海經濟發展

時間:2010-11-03 13:16   來源:揚子晚報

江蘇宏銘船舶有限公司在建的二期工程

  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年來,響水縣乘風乘勢、搶抓機遇,充分發揮依河傍海的區位優勢,把發展造船業作為沿海開發的“重頭戲”,拉長造船産業鏈,做大做強船舶及其裝備特色産業,推動沿海經濟飛速發展。

  目前,響水縣通過招商引進的16家造船企業已有14家開始投産造船,先後有48條船舶建成下水,萬噸以上船舶22條,其中“海洋226”海上工程船是江蘇省建造的噸位最大的船舶、“長城6號”是國內首創的海上全回轉救援船。在建、修、拆船舶55條,其中在造27條,達55萬載重噸。在手訂單31條,達46萬載重噸。在船舶配套企業上,按照“四有三聚”的要求,建立了船舶配套産業園,其中,在建項目31個,已竣工投産7個,簽約項目58個,其中億元項目15個。該縣進一步強化服務企業工作,幫助企業破解生産經營過程中的難題,確保今年造船50艘、100萬載重噸,實現銷售80億元、力爭100億元。江蘇宏銘、勤豐等企業乘勢而上,加大投入,加強技術創新,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7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江蘇宏銘船舶有限公司採訪。作為第一家落戶響水的造船企業,江蘇宏銘船舶有限公司也是目前灌河流域投資規模最大、生産工藝最先進的造船企業。在即將下水試航的一艘5萬噸級遠洋貨輪上,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各項收尾工作,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據公司負責人曾總介紹,江蘇宏銘船舶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13日開工建設,2007年8月22日實現一期竣工並投産造船。公司堅持“綠色造船、數字造船、人文造船”的理念,按照現代化船廠建設模式,積極與江蘇科技大學、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加強産品研發和升級換代,調優船型品種,提高技術裝備和管理水準,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所採用的船舶涂裝技術工藝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準。公司目前正在進行二期工程建設,1號3.5萬噸半塢式船臺,2號、3號、4號5萬噸船臺投入使用,已完成200米舾裝碼頭建設一併投入使用,主辦公樓竣工投用。38台龍門吊安裝到位,2萬平方米數控切割車間、1.2萬平方米涂裝車間投入使用,繼“宏銘3號”萬噸級遠洋貨輪在蘇北率先下水後,“明洲67”、“浙海165”和“天盛18”等5萬噸級遠洋貨輪也已順利下水,新建的4條船舶中, 有2條1.2萬噸貨輪、1條4.7萬噸貨輪、1條2萬噸油輪,正在緊張地進行分段焊接或主體安裝。今年簽訂的2條德國貨輪訂單以及2條國內訂單將於近期開工建造。企業全部建成達産後,年可實現銷售80億元,增加就業8000人以上。(張超)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