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安:錯位競爭引領産業升級

時間:2010-07-15 09:05   來源:中國江蘇網

獨具特色的海安523文化産業園

  “海安的海岸線是南通沿海五縣市中最短的,基礎也不如其他縣市,因此必須錯位競爭,依靠特色和産業升級來發展自己”,海安縣委常委、海安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宗泉如是説。

  確實,在沿海資源、工業基礎不如其他縣市的基礎上,如何挖掘自身的優勢,融入到沿海大開發中來,海安人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海安放棄了自身沿海地區發展港口、工業的計劃,專攻旅遊業,將沿海35平方公里的地區規劃成了黃海國際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區,這裡有面積達6平方公里的內陸海湖、有世界上最大的東方條紋河豚養殖基地、有豐富地熱資源和濱海濕地環境資源,依託著這些天然的條件,海安請來了專業的旅遊策劃公司進行規劃,以“生態、文明、現代”理念為指導,打造集主題會務、休閒度假、溫泉養生、生態養老、康體娛樂為一體的5A級旅遊度假區和全國知名的休閒旅遊目的地,目前,已有4個投資項目正式簽約。度假區負責人表示,到2011年,度假區將呈現出框架。

  背靠沿海,卻不建港口,不搞臨海工業,海安在沿海開發中如何發展呢。周宗泉表示:海安必須堅持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産業,這樣幾年下來,必定有收穫。

  海安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境內有兩條鐵路,兩條高速公路,還有兩條運河,交通便利的優勢給與了開展南北合作的便利,承接上海、蘇南地區的産業轉移,海安當仁不讓。20098月,上海楊浦與海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上海楊浦(海安)工業源,先後有10多家企業首批落戶。與無錫合作的錫海工業園也正在實施中。

文化産業園畫室一角

  2009年,海安引進深圳大芬油畫村,建成全國第一家美術文化産業園——海安523文化産業園,目前,已有大芬村領軍人物吳瑞球等100多名畫商、藝術家入駐,並將形成原創為主的特色,一位從深圳大芬搬遷過來的年輕畫家説,生活壓力小、政府提供的便利多是他搬過來的原因,近期,他還準備把在深圳的十幾名畫工一起搬到海安來。

  今年6月,中國海安歐洲工業園得到歐盟政府組織的批准正式簽約,今年10月,將由歐盟投資創新中心組織不少於50家的歐洲企業前來洽談。這些歐洲企業都具有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大等特點。

  海安軟體科技園,已入住企業達到56家,其中不乏戴爾、阿里巴巴這樣的名企,09年園區營業額突破3億元。此外,光伏特色産業園、鐵路軌道配件産業園特色産業園區也在實施中。

  在海安縣的計劃中,今後,海安將形成裝備製造、光伏光電、軟體産業、文化産業等新興産業為主的格局。在沿海開發中,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