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昆山引進臺資將逐步由加工製造業向商貿合作轉型

時間:2010-11-09 08:25   來源:台灣網

 

兩岸記者參觀採訪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11月9日昆山消息 面對當前臺資企業迫切需要向製造升級、服務深化方向發展的局面,大陸臺商聚集最多的江蘇昆山市在今後吸引臺資將逐步由以加工製造業為主向商貿合作轉變。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唐乃新向前來採訪的兩岸媒體記者團如是説。

  8日上午,“面向大海——兩岸媒體江蘇沿海行”聯合採訪抵達活動最後一站——昆山。兩岸記者先來到了剛剛在“江蘇臺灣周”上啟動的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進行參觀採訪。隨後,昆山市副市長黃健會見了兩岸媒體採訪團,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唐乃新向兩岸記者介紹了海峽兩岸(昆山)經貿合作區的相關情況。

  唐乃新在介紹中表示,花橋國際商務城作為江蘇省目前唯一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産業的省級開發區,坐落於此的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兼具了上海的區位優勢、江蘇的政策優勢和昆山的成本優勢。因此,依託昆山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獨特的區位交通條件、長三角廣闊的內需市場以及良好的商貿服務業發展環境而建立的商貿合作區,是昆山在兩岸商貿合作方面再闖出一條“昆山之路”的重大嘗試。

  唐乃新指出,當前昆山與臺商合作已經在製造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在今後引進臺資的內容和形式上都將由加工製造業向商貿合作方向轉變,同時接軌上海“兩個中心”和虹橋綜合樞紐建設的機遇優勢,全力打造服務江蘇、長三角地區乃至整個大陸的臺灣商品集散地和海峽兩岸商貿合作的先行區。

  唐乃新強調,作為昆臺經貿合作的最新實踐,在花橋國際商務城建設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主要將其打造成為臺灣商品進入大陸的“第一平臺”和ECFA的先行先試區,也是推動蘇臺經貿合作向更高層次邁進、拓展昆山臺資企業發展領域、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具體舉措。

  據了解,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將利用3-5年的時間建設完工,屆時將形成每天3萬人的商務流量,年貿易額達500億元,進出口規模達100億美元。(記者 王偉)

 

 

8日上午,昆山市副市長黃健會見並宴請了前來採訪的兩岸媒體“江蘇沿海行”記者團。(台灣網 王偉 攝)

 

 

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唐乃新向記者介紹海峽兩岸(昆山)經貿合作區情況。 (台灣網 王偉 攝)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