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太倉市委書記:借勢ECFA吸引更多臺商落戶太倉

時間:2010-11-08 07:40   來源:台灣網

 

  “面向大海——兩岸媒體江蘇沿海行”7日下午抵達太倉市。太倉市委書記陸留生(右)與江蘇省臺辦副主任王少邦會見了前來採訪的兩岸媒體記者團。(台灣網 王偉 攝 )

 

  台灣網11月8日江蘇太倉消息  “兩岸簽署ECFA,加上太倉固有的區位和交通優勢,在未來發展中,一定會吸引更多的臺商入駐太倉。”太倉市委書記陸留生在會見“面向大海——兩岸媒體江蘇沿海行”聯合採訪活動記者時如是説。

  7日上午,兩岸媒體“江蘇沿海行”結束對南通的採訪趕赴太倉。太倉市委書記陸留生、江蘇省臺辦副主任王少邦會見了前來採訪的記者團。

  陸留生在會見中説,太倉南鄰上海,剛剛太倉港又與臺灣實現海上直航,規劃建設中的江蘇沿海鐵路與滬通鐵路都將經過太倉,如此優越的交通環境,必將成為今後吸引臺商投資的有力砝碼。特別是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更加密切了兩岸的經貿合作與交流,同時也給太倉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面對臺灣第四次産業轉移,陸留生指出,太倉是上海的後花園,特有的區位優勢、港口優勢、環境優勢和服務優勢,使太倉成為承接臺灣第四次産業轉移的最重要的地區之一,必將吸引臺灣的物流業、商貿業、金融業、服務業和文創産業來太倉投資,進而促進太倉與臺灣間的經濟合作、經貿往來、金融互動、科技創新、文體交流。

  陸留生強調,太倉港作為蘇州對台貿易海運貨物的唯一港口,在兩岸貿易中具有顯著的海運優勢,ECFA貨物早期收穫,極大降低了兩岸貨物關稅,必將大大刺激兩岸間的直接貿易。太倉港特有的“區港聯動”通關模式,已成為蘇州臺資企業貨物進出最便捷的通道,也必將促進太倉港與臺灣諸港間的貨運量大幅增長。此外,太倉現代高效農業具有優勢,這也為兩地在農業交流合作反面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如此的機遇,太倉如何將優勢轉化為實際的發展呢?陸留生表示,太倉將進一步深入研究臺灣第四次産業轉移和高新技術産業轉移的途徑,逐步完善所需軟硬體設施建設,爭搶先發之機,發揮特有的資源優勢,不斷開闢臺灣航線航班,主動承接基隆、高雄等臺灣五大“自由貿易港區”的保稅業務,吸引更多兩岸間的貨物從太倉港進出,爭取將太倉建設成為蘇南地區、長三角地區和長江中上游地區最大的臺灣進出口貨物集散地、商貿中心、農産品轉机中心和水果物流中心。

  江蘇省臺辦宣傳處長劉波、太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陸衛其等一同參加了會見。 (記者 王偉)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