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著名”昆山的“小臺北”感悟

時間:2009-07-06 10:4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6日消息 “這就是著名的昆山!”載著兩岸媒體採訪團的汽車剛一駛入江蘇省昆山市內,一位記者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的確,作為臺灣同胞在祖國大陸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昆山很是“著名”;聽説本網記者是第一次來昆山,同行的一位臺灣記者介紹説:昆山有“小臺北”之稱,很值得一來。

  金融危機中“風景獨好”

  昆山是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江蘇行的最後一站,重頭戲果然帶來了更多震憾。無論是在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仁寶電腦公司,還是在花橋國際商務城,記者發現,在外向型經濟普遍受到金融危機衝擊、壞消息接踵而至的當下,出口額佔了全市財政收入一半左右的昆山卻是“風景獨好”,很多企業在一片經濟陰霾中逆勢而上。

  昆山市委書記張國華指出,昆山的對外開放過程很大程度上是昆臺合作的過程,這裡能成為臺商的“避風港”,得益於昆山一直以來不斷構建和完善創新的投資環境,一批企業在金融危機下通過專攻內需市場、轉型升級實現了成功“突圍”。

  臺商成就了昆山,昆山也成就了臺商。政府在金融危機中對企業的幫助,是幾家受訪台資企業不約而同向記者道出的心裏話,“服務型政府”令臺商對在昆山的投資信心不斷增強。

  “小臺北”讓臺商找到第二個家

  昆山市的街道上,臺灣小吃、茶社、咖啡館隨處可見,這裡的一切,都讓臺灣人找到家鄉的感覺。華東臺商子女學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的學生人數一直都是呈現逐年增加的勢頭。而這些現象的背後,是臺灣人紮根于昆山的城市現實。

  臺商已對這座城市産生了深厚的認同感,昆山人歡不歡迎生活在自己家鄉的臺灣人呢?當記者將這個問題擺在一位昆山本地計程車司機面前時,這位昆山人立即回答:當然歡迎,沒有他們,我們昆山也不可能發展得這麼快嘛!

  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昆臺兩地人民彼此認同、你依我靠的真情實感。兩天的時間不足以全面了解昆山,但它帶給記者的感悟卻是如此深刻!

  血濃于水,兩岸交流最根本的是人民的交流,昆山與臺商在金融危機中抱團取暖的經歷,不啻一個兩岸交流的感人縮影。希望昆山一直“著名”下去,也希望大陸能多一些這樣的“小臺北”,因為,這裡也是臺灣人的家鄉。 (記者 趙靜)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