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兩岸經貿論壇即將開幕。對此,大陸臺商及島內學者作出自己的解讀。
●論壇受到兩岸人民高度關注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理事李復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論壇受到兩岸人民空前高度關注。透過這樣的論壇對增加兩岸彼此的溝通了解,降低敵意,對兩岸朝向和平方向發展,絕對有正面幫助。他透露,北京臺商對于此次論壇反應非常熱烈,好多臺商都想“擠進去”,找他要他協助安排進場,但是名額有限、場地有限,目前真可謂“一票難求”。
臺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表示,如果說連戰去年的大陸之行為“破冰之旅”的話,那麼這次國共兩岸經貿論壇及二次展開的“胡連會”將是搭橋鋪路之旅。宋國誠分析說,目前兩岸關係低迷,尤其自陳水扁“終統”之後,兩岸關係更是陷入緊張對立的狀態,如果要解開這個僵局,毫無疑問要從兩岸經貿交流的方向切入。以經貿緩和政治對立顯然具有促進兩岸政治交流的作用,經貿交流對政治方面具有緩解效用。
宋國誠指出,就形式意義來說,連戰對兩岸經貿交流的關切不遺余力,雖然他已不在其位,但他運用過去的資歷推進兩岸交流,可說是一位具有高瞻遠矚的政治家,而兩岸也唯有促進經貿發展,才能緩解目前政治低迷的情況。
●對推動兩岸關係具實質意義
李復聖認為大陸方面會對臺灣人民釋出更多善意,包括各種優惠、開放措施,讓兩岸人民在經貿、文化等交往上更方便,對兩岸老百姓肯定是好事。不過,他指出這對臺灣當局卻可能是頭痛的事,當政者應該為人民謀福利,這正是臺灣當局面對的強大壓力。
李復聖說,如“三通”直航等議題,溝通得越多越好。溝通得越多,臺灣老百姓越了解大陸的想法,而且可早作規劃,早作準備,一旦時機成熟,水到渠成,兩岸可以立即“通”起來。他預期這次論壇極可能針對開放大陸資金入臺有深入探討。他表示,近期已有一些臺灣房地產業者到北京等地試探性促銷,若真能開放大陸資金入臺,肯定對提升臺灣經濟,讓臺灣老百姓生活過得更好,有絕對正面幫助。
宋國誠認為,這次論壇對兩岸關係更具有實質意義。例如,兩岸能否以農產品登陸促成貨品對流、能否促成大陸民眾來臺觀光創造商機等等。《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06-04-14 第03版 ) 本報記者 陳曉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