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連戰祖地行抵廈與廈門市領導會見

  時間:2006-04-19 11:21    來源:     
 
 


國民黨贈送給廈門市象徵君子之交、相聚甚歡的陶藝作品“喜上枝頭”

  廈門市贈送的禮物:連戰祖父連橫在廈門辦報期間的紀念資料

  台灣網4月19日廈門消息    18日晚,中共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會見並宴請了抵廈進行“福建祖地行”的連戰一行。何立峰對連戰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談到了連戰家族與廈門的深厚淵源。連戰也談了其家族與廈門的淵源,並表示,通過剛剛結束的兩岸論壇,相信未來廈門與臺灣,以及兩岸的經貿交流將日益的密切。雙方還互贈禮物,舉杯共飲。

  中共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18日晚,在悅華大酒店會見並宴請了抵廈進行“福建祖地行”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在會見中,中共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對連戰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何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連戰主席去年第一次成功的訪問了大陸,與胡主席的會見具有歷史意義。其中,兩岸和平發展五項願景的達成,為兩岸關係掀開了嶄新的一頁。而兩岸經貿論壇的圓滿成功,對兩岸的和平發展、國共政黨的交流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何立峰指出,臺灣和福建隔海相望,血緣相親、地緣相近、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自古以來交流密切,關係源遠流長。連主席的祖父、臺灣著名的史學家連橫先生一生來廈門五次,並且前後在廈門居住了兩年多的時間,其中兩度在廈門辦報,撰寫了數篇博士評論。連橫先生的著作《臺灣通史》對兩岸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有詳細的記載,至今還成為兩岸人民尋根認祖、文化傳承的重要典籍,同時也成為閩南語研究的重大文獻。

  他表示,連主席這次親臨福建祭祖,體現了中華民族敦宗睦祖、慎宗追遠的傳統文化,表達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兩岸同胞骨肉相連的濃厚情誼。

  連戰在致辭中表示,閩臺一水之隔,根同宗、血同緣,連家從廈門附近的漳州地區,在1628年前由遷臺史祖連心位到臺灣去,到連戰已經是第九代了。而關於廈門與連家的淵源,連戰表示,其祖父連橫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到廈門來辦報,當時任《鷺江報》主筆,之後於1905年再一次攜同全家眷屬來到廈門。

  連戰指出,那時正值日俄戰爭,戰場卻在中國的土地上,滿清政府腐敗無能,所以其祖父在廈門辦了一個報紙——福建日日新聞,主要用以發表對滿清腐敗的不滿,因此,受到當時滿清政府的排擠,並利用日本政府施壓,關閉了報社,而相關公文的記錄現在還有保存。為此,對於此次的廈門之行,連戰直言,正應了那句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除了家族與廈門的淵源之外,連戰也表示,此次來廈門也充滿了很多對未來的希望。他指出,雖然廈門與臺灣近在咫尺,但是過去一直沒有交集,還曾發生過不愉快的事,而金門與廈門是“門對門而不開,水連水而不通”,這是歷史的悲劇。但過去這幾十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金門與廈門小三通的人數,從2001年到2005年間,由二萬七八百人到去年超過五十萬人,翻了二十五倍。

  連戰指出,這個事實所代表的就是雙方無論在經濟、貿易、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都呈幾十倍的增長。

  連戰也進一步提到了剛剛結束的首次國共兩岸經貿論壇,指出,代表臺灣地區GDP百分之四十八的企業領袖們都參加了,而且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公開宣示了十五項促進兩岸面向各個層次交流的重大政治決定。連戰據此指出,今年臺灣臺南的柳橙滯銷,而根據兩岸論壇共識,五月一號就要有相當數量的柳橙直接銷到廈門來,可説是“首批柳橙的登陸是兩岸經貿論壇之後,對兩岸人民發生了重大積極意義的一件事情”。

  連戰表示,他相信,以後兩岸在經貿、文化、社會、宗教各方面雙向交流一定會與日劇增,達到互惠互利共同雙贏的時代目標和責任。

  會後,連戰與廈門市政府相互交換禮物,廈門市政府並設宴款待臺灣貴賓。(謝曉萍 徐麗麟)

廈門市政府贈送連戰禮物後,雙方握手



連戰舉杯感謝廈門市政府的宴請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