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臺交會
字號: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 廈門可以做兩岸運輸樞紐

  時間:2006-04-11 10:37    來源:     
 
 


     以研究“臺商”見長的臺灣政治大學經濟係教授林祖嘉,現在關心的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與臺商的關係。此次他前來參加臺交會,在“兩岸經貿論壇”上所作的演講就是以此為主題的。昨日,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臺商來祖國大陸投資是必然的選擇,能為兩岸創造雙贏。作為與臺灣地區地緣最近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可採取更開放政策,吸引更多臺商前來投資。而廈門則可依托海西成為臺商人員、貨物往來兩岸的運輸樞紐。

     自祖國大陸開放臺胞探親以來,就有臺商陸續到祖國大陸投資,並且形成一股持續的“風潮”。林祖嘉說,臺灣當局為降低臺商“投資大陸熱”,提出“南進”等諸多政策,企圖分化臺商,讓臺商到東南亞或其他海外國家投資。但最後結果證明這都是徒勞的。

     林祖嘉認為,臺商投資祖國大陸是必然選擇。其一是因為兩岸同文同宗,又有很強的互補性。臺灣地區有一定的資金和技術,而祖國大陸則有勞動力和市場。二者結合就是投資的理想方案。其二也是臺灣地區的企業實力決定的。一個企業要向外擴張,關鍵要看其實力。如果實力夠強大,它可以向全世界投資。如果實力一般,那就得找準投資點了。臺灣地區中小型企業居多,對外投資的最佳選擇就是祖國大陸。

     事實也證明,臺商投資祖國大陸是明智的。林祖嘉說,據調查,目前在祖國大陸投資的臺商7、8成都是賺錢的。他們在祖國大陸投資設廠三五年後,絕大多數都增資擴廠。所以現在臺灣地區的企業最感興趣的投資地點仍是祖國大陸。

     林祖嘉說,臺商投資祖國大陸的產業也在不斷升級,最初投資最多的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現在則是以高科技產業居多。而下一波投資重點則將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如百貨業、連鎖店、物流甚至金融等。

     林祖嘉認為,福建要建海峽西岸經濟區,引入這一波的臺商投資非常重要。據他觀察,臺商最初投資祖國大陸時,福建、廈門由于地理、語言、習俗等與臺灣相近,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但現在福建卻成為廣東、江蘇之後的第三大臺商投資地。

     不過,林祖嘉認為,福建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要擴大臺商投資還來得及。關鍵要走好這幾步:一是廈門要爭取成為兩岸直飛的航點,讓福建與臺灣地區距離最近的優勢發揮得更加明顯;二是採取更開放的政策,這其中除了稅收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某些獨有政策。如在福建可實現臺幣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等,為臺商資金往來提供方便。

     林祖嘉也坦承,廈門對臺優勢更為明顯,吸引臺商的潛力仍很大。雖然腹地較小,但廈門可當作福建的樞紐,吸引一部分臺商以廈門為根據地向福建乃至整個祖國大陸發展。同時廈門有其區位優勢,可作為臺商人員貨物往來兩岸的轉運站,成為一個區域性營運中心。
 
     (來源:廈門物流海運網)

編輯:芳翼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