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就是要不相幹的人走開”,記不清是在哪聽到的一句話,即專業事物不需要人山人海般觀眾的賞識,不用為了吸引“眼球”而大開城門納客。
這句話用在今天即將落下帷幕的第十屆臺交會,那再合適不過了。
臺交會開幕時,記者曾邀約幾位朋友前往觀看,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太專業,沒看頭”。
記者走在臺交會的展館區,就像走在工廠車間一般,到處是僵硬生冷的機床模具、橡塑機械、光電、儀表和汽配等工業器械,還有現場發放讓人“不知所雲”的說明資料……確實,參加臺交會對于像記者這樣的業外人士而言,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除了乏味就是無趣。
臺交會上,記者試圖跟一家大連的模具展商交流,對方首先要求交換名片、確認身份,當得知記者是非專業人士時,對方毫不猶豫地稱“沒時間”。
臺交會就只有三四天時間,每個展位的接待能力只有百來人。面對蜂擁而至的顧客,展商只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放在最有效益的人身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專業,就是要不相幹的人走開”的深刻內涵了。
因此,對于臺交會的一些展商對普通觀眾豎“禁入牌”、給普通觀眾送“冷眼”,普通觀眾常吃到“閉門羹”待遇等現象,我們也不會感到驚奇。
記者以為,正是業外人士認為的“太專業,沒看頭”造就了臺交會十年的輝煌,那些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的器械、雲里霧里的晦澀詞匯,成為吸引兩岸機電商紛紛投奔參展的魅力所在。
臺交會的全稱是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暨廈門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它是兩岸業界合作舉辦的機電交易盛會。工業機械、電子類的玩意兒,才應該是臺交會上當之無愧的主角。
如果臺交會搞得像一個菜市場,有賣肉、賣青菜的,有賣衣服、賣日用消費品的,什麼人都可以去“玩一把”、熱鬧非凡,人氣旺是旺起來了,但這“人氣”到底能帶來什麼高質量的“意中人”呢,可能只會帶來一些大爺、大媽級以及小孩等“主顧”。
展覽專業化、參展廣泛化、辦展市場化、論壇潮流化———這是臺交會組委會主任、廈門市市長張昌平提出的未來辦會思路。縱觀本屆臺交會,我們欣喜地發現,其專業化水平比往屆進一步提高。
彈指一揮間,臺交會已走過十年,接下去的十年乃至百年,臺交會要如何做大、做強,專業化應是必須堅持的方向。我們深信,只有走專業化辦展之路,臺交會才有生命力,才能搭建起對臺經貿的大舞臺。 蒙少祥
(來源:東南早報)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