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臺交會
字號:
臺城市商會在祖國大陸首個聯絡機構廈門揭牌

  時間:2006-04-08 01:36    來源:     
 
 

  中國臺灣網4月8日廈門消息 4月7日上午,廈門總商會、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簽字儀式在廈門悅華酒店舉行,雙方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書》,並為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廈門聯絡處揭牌。這標志著廈門、高雄兩地工商界組織正式建立起商會對商會的長效合作機制,為兩岸商會間合作模式一次新的探索。

     此次揭牌的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廈門聯絡處設立在廈門總商會會所五樓。據了解,這是臺灣城市商會第一次在大陸公開設立聯絡機構,目前現有的臺灣各地工商社團駐大陸聯絡部門多為內部機構,一般設立在會員企業內部,不對外公開。此次高雄市中小企業廈門聯絡處的設立,是雙方合作協議內容之一。

     此外,根據協議,雙方明確建立起長效合作機制,將通過主辦、協辦或聯辦等方式組織參與兩地的商務活動;聯合組織大陸企業界人士赴臺灣或臺灣業者到大陸進行商務考察、商務洽談、商務簽約;聯手組織招商會、展覽會、展銷會;聯合舉辦商務培訓;聯合開展商務論壇、講座和商務研討活動;協助另一方及會員往來兩地進行經貿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商務信息溝通;繼續探索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的可能性,根據合作需要制訂專項合作協議等。

     廈門總商會常務副會長鄭劍飛認為,此次合作協議的簽訂及聯絡處的設立是兩岸“思商緣,興商緣”的一種體現。鄭劍飛說,廈門與高雄的地緣、人緣、文緣造就了兩地的商緣。據介紹,歷史上廈臺商貿往來密切,廈門與高雄更是頗具淵源,早在明代就有了廈門到高雄的航路,清朝收復臺灣後的上百年里,作為祖國大陸與臺灣交通聯係的惟一口岸,廈門與鹿耳門對渡,衍生到高雄(當時叫“打狗”);改革開放後,高雄一批中小企業陸續到廈門投資辦廠;自1997年廈門與高雄實行試點直航以來,兩地經貿關係更是得到進一步發展。

     鄭劍飛表示,與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長效合作機制的建立,是對兩岸商會與商會間合作模式一次新的探索,通過商會帶動兩岸工商界的往來,廈門與臺灣的經貿合作也將更加緊密。

     據介紹,此次與廈門總商會簽訂協議的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創設于1993年秋,是高雄市中小企業主代表發起成立的純民間綜合工商業社團組織,目前擁有 3000多名直接會員以及100多個不同行業公會所轄的8萬多名間接會員。在簽字儀式致辭中,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李重德表示,曾經有 20多家大陸各地商會先後與他們洽談駐點合作事宜,但他們始終抱著“在祖國的第一個據點一定要在廈門”的信念,首先是出于情感上與廈門的親近,同時也有實質需要,利用廈門的對臺門戶和集散地優勢,以其作為“加值軸線”和“加速軸線”幫助高雄中小企業擴充大陸特別是贛南地區的市場和資源。

     簽字儀式上,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榮譽團長孫武彥宣讀了中華全臺各省同胞聯誼總會總會長蔣孝嚴先生的賀電。賀電中,蔣孝嚴先生對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廈門總商會此次締結友好表示祝賀,認為“兩會的此一創舉,誠然使得海峽兩岸的民間經貿與文化交流更向前邁出一大步”,“相信今後在兩會的合作無間之下,必能促進海峽兩岸的商貿往來,使得兩岸的經濟更加繁榮”。

     據消息人士指出,今年來,廈門總商會積極探索商會對商會的合作模式和運作機制,分別與臺灣一些城市商會接洽。除和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合作外,目前,臺中市商業會、臺南市商業會已口頭回復,願意在適當時候到廈門與總商會進一步探討合作事宜;臺灣區電機電子同業公會代表也表現出合作意願。廈門總商會還將與金門商業會在現有合作基礎上洽談提升合作層次。(謝曉萍)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