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
字號:
大陸首次開闢兩岸林業合作區

  時間:2005-06-27 13:12    來源:     
 
 

國家林業局授牌,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試驗區正式成立。文匯報記者武毅田 攝


        人民網6月27日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26日于福建三明正式宣佈,祖國大陸在福建三明市開闢首個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以此成為承接臺灣林業産業轉移的基地。 

臺灣“立委”吳成典特地帶領包括臺灣嘉義、雲林、臺東、桃園等地區在內的27位臺商及農會代表前來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福建三明)林業合作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尋覓商機的同時也向當地林農傳授臺灣在林業開發方面的經驗。他們紛紛表示,此舉是大陸地區在開放臺灣水果登陸之後又一對臺灣農業利好的舉措,為臺農登陸大陸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契機。 

可刺激福建産業升級 

記者由三明市副市長吳俊慰處了解到,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開發已出臺了具體發展規劃,並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批准。計劃以沙縣金沙和永安尼葛兩大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基礎建成六大功能區,包括林産品加工合作區、以中成藥為主的生物制藥開發區、以竹筍、水果、茶葉為主的森林食品加工區、生態多樣性保護區、生態觀光旅遊合作區以及佔地200畝、以吸引臺灣林業研發技術為主的科技交流合作園區。 

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黃建興告訴記者,福建省是和臺灣距離最近的林業大省,森林覆蓋率高達62.96%居全國之首,但目前仍處在原材料的初級加工階段,急需技術和資金上的突破;而臺灣在林木種苗培育、竹木加工、生物資源利用和保護等方面的技術先進,並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産業鏈,卻面臨原材料供應困難、勞動力缺乏等成本上升的問題。因此,海峽兩岸林業合作實驗區正好成為承接産業轉移的平臺,亦可刺激福建儘快實現産業升級。 

他預計,合作實驗區將促成一批科技含量高、技術設備先進、精深加工能力強、産品附加值大的臺資企業入駐三明,使整個實驗區在3至5年內形成一定規模。 

兩地林業合作有基礎 

黃建興並透露,閩省將從一、二、三産業全方面推動與臺灣的林業合作,包括林木培植、傢具加工、生態旅遊、生物制藥等。以傢具加工為例,該産業對資源的依賴性很高,而臺灣大部分使用的板材均由國外進口,因此,許多臺商將其傢具加工廠投資在福建地區,減低産品成本。
 

黃建興介紹,閩省與臺灣林業合作已具有一定的基礎,截至目前,臺資在福建林業方面的累計投資已超過人民幣10多億元,除花卉林木行業頗具規模外,物種交流、傢具製造和林業機械加工方面也逐漸起步。而三明地區僅去年就吸引到臺資企業205家,合同臺資達1.2億美元,其中相當部分為臺資林業項目。 

據悉,三明位於閩省中西部,是中國南方的重點林區,擁有森林面積2,645.5萬畝,覆蓋率達76.8%,居全國首位。

(來源:中國網)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