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
字號:
臺灣美食——蔬菜瓢香

  時間:2006-04-11 11:59    來源:     
 
 

  8月19日是一個有紀念的日子,76年前1928年的這一天,臺灣蔗農,在臺灣文化協會的領導下,成立了臺灣農民組合會,反對日本殖民者掠奪和壟斷臺灣的甘蔗資源,反對剝削壓榨臺灣蔗農。1985年的這一天,北回歸線標誌塔在廣州落成,這是我國境內規模最大、最高的一座北回歸線塔。北回歸線大約經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一共有5座北回歸線標誌塔都在中國,這就是廣東省的從化、汕頭,封開和臺灣省的嘉義和花蓮縣。

  寶島臺灣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四季,青菜常綠,除了常見的蔬菜外,臺灣還有不少特有的蔬菜。

  臺灣蔬菜品種繁多,四季不斷,常見的有甘藍、青椒、黃瓜、芹菜、絲瓜、苦瓜、番茄等幾十個品種。此外,臺灣還有不少特有的蔬菜,像小洋蔥、半天筍、山苦瓜、甘蔗筍等。

  山苦瓜原來是高山族阿美人的美食,個頭小巧,顏色翠綠,可拌可炒,綠瑩瑩, 脆生生,最能表現山苦瓜的美味。山苦瓜排骨湯的味道鮮香,把排骨燉熟後,加入不去籽的山苦瓜,濃濃的湯鮮香味美, 還有淡淡的苦味,去火降暑。

  南投縣埔裏鄉盛産紅甘蔗,從紅甘蔗頂端取下來的甘蔗筍,做成的菜吃起來脆嫩爽口,也是一道獨特的鄉土菜肴。

  半天筍就是檳榔花。用檳榔花的嫩芽,加肉絲、配料爆炒,也是一道常見的鄉間菜。

  曾文水庫的過貓是生長在樹上的一種蕨菜,吃起來,滑滑嫩嫩的,口感很獨特,在臺灣鄉間很流行。

  大埔鄉山漢菜,顏色翠綠,炒著吃滑嫩爽口,口感有一點黏澀,味道也不錯。

  近年來,牛蒡在臺灣很受歡迎。牛蒡既是一味中藥,又是一種蔬菜,營養豐富,民間有“牛蒡賽人參”的説法。將軍鄉的牛蒡吃法很多,涼拌牛蒡絲、牛蒡炒肉絲、牛蒡雞卷、牛蒡鴨湯等等。把炒過的牛蒡絲加入米中蒸熟,就做成了香味四溢的牛蒡飯。

  這一大片紫紅色的矮小植物是紫蘇,原本是山間的野菜,如今當香料使用。苗栗縣公館鄉大面積種植,除了製作紫蘇醬、紫蘇梅茶外,還向市場提供新鮮和曬乾的紫蘇菜。生鮮的紫蘇直接炒食,口味很新奇。同鴨肉、田螺等腥味較重的食品一同烹制,可去腥,增加香氣。

  竹崎鄉的明日菜是一種芹菜科的植物,纖維細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鈣質,將葉片裹麵粉炸或把菜莖切片涼拌沙拉,風味清香。

  龍須菜是六龜鄉的特産,其實是佛手瓜的嫩葉,形狀像龍頭、須角,故得此名。炒的時候加薑絲、豆豉,可增加龍須菜獨特的香味,非常好吃。

  臺灣的特色蔬菜,還真是花樣不少,風味吃法獨特,還野趣十足,讓人看了忍不住都想嘗一嘗。 


(來源:CCTV.COM)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