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
字號:
壽光蔬菜基地介紹

  時間:2006-04-11 12:15    來源:     
 
 

       壽光市蔬菜生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菜鄉”之稱。壽光市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南部淡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另外壽光海陸交通便利,發展蔬菜生産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壽光市立足本市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生産,以産品的商品化為起點;以改善市場供應、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以搞好蔬菜的生産和銷售為重點,走出了一條以市場為導向,靠科技發展蔬菜生産的路子。

        生産基地

        壽光的菜籃子工程聞名全國,九巷蔬菜批發市場是全國十大農貿市場之一。壽光蔬菜以發展大棚蔬菜和無公害蔬菜為重點。面積發展到55多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28萬畝;大棚15萬畝,25萬個,總産23億公斤,收入18億元。蔬菜品種發展到200多個。目前,已有10多個鄉鎮糧菜比達到4:6,有500多個村成了蔬菜生産專業村,有8萬戶成了種菜專業戶。壽光是國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國蔬菜之鄉”。

        壽光南部26處鄉鎮被定為蔬菜生産基地。總體佈局上逐步形成了糧、棉、菜、果、鹽、蝦、牧、工八大經濟支柱,而蔬菜則是八大支柱中的重要支柱和啟動産業。南部26處鄉鎮,又根據地理、技術等方面的有時,有計劃的建起了五大類瓜菜生産專業基地,即以“黃瓜、青椒、芹菜、韭菜等為主的大棚、陽畦菜生産基地;以香菜、花菜、白菜、大蔥、冬瓜等為主的大路菜生産基地;以蘑菇、香椿為主的稀有菜生産基地;萵苣、蘿蔔為主的醬菜生産基地。

        例如:

        以紀臺萬畝拱棚西瓜、蔬菜多茬栽培為重點,建立彌河兩岸拱棚西瓜、早熟甜瓜生産基地;以留呂萬畝早春長茄為中心,建立留呂、五台、稻田、趙廟冬春茄子生産基地;以留呂萬畝脫毒馬鈴薯為樣板,在中部鄉鎮建立優質、早上市馬鈴薯生産基地;以趙廟、田馬、東埠、寒橋為主建立伊麗沙白等品種的甜瓜冬暖式大棚和大拱棚生産基地;以趙廟萬畝芹菜為樣板,建立桂河兩岸冬貯秋芹菜生産基地;以文家、馬店、牛頭、豐城為主建立10萬畝韭菜生産基地等高效蔬菜基地。如今的壽光已是“綠色的海洋”。

        壽光由於狠抓了商品菜基地建設,出現了以菜補糧,以菜促工,一業帶動多業興的局面。依託蔬菜和大市場獨特的資源優勢,壽光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全市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已達40家,研製開發的蔬菜營養食品、嬰兒食品、澱粉、魚油、脫水蔬菜等品種80多個,年加工蔬菜10萬噸,並出口到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韓國、香港及東南亞等 國家和地區。

        壽光人的種菜技術不僅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得到了推廣,而且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德國等國家都有壽光人的蔬菜農場。壽光蔬菜已形成了産銷一體化的局面,市場廣闊。

        工作措施

         為了蔬菜生産的發展 ,我市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更新觀念,增強商品意識,組織實施菜籃子工程。市委、市政府組織全市普遍推廣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大力宣傳,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2、採取措施,調整結構,抓好商品菜基地建設。因地制宜的安排生産,科學的調整糧菜比;抓好“五變”、“四新”,生産適應市場的“高、精、尖、名、優、特蔬菜”,積極向農民推廣科學新技術。
 
         3、依靠科技進步,把商品菜基地建設推上新臺階。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堵缺補淡、以優取勝”的方針,依靠科技發展生産:建立健全科技組織,引導農民科技治富,成立了科技組織和培訓班;引進、繁育推廣良種;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

          4、完善市場機制,搞好蔬菜流通。建立了專業批發市場;建立了多處蔬菜銷售點後收購點;大力開發固定的市外市場和銷售基地;大力發展蔬菜運銷聯合體、個體戶。

          5、加強領導,搞好服務,齊心協力抓好蔬菜生産和銷售。成立了抓蔬菜生産的領導班子;協調各方面的關係;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傾斜政策,來扶持生産和流通和,促進蔬菜發展。

        方針政策

        我市蔬菜生産適應市場,大力生産高、精、尖無公害蔬菜,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堵缺補淡、以優取勝”的方針,進一步拓寬壽光蔬菜的市場和知名度。為了繼續鼓勵農民種植大棚蔬菜,市委、市府採取另外一些優惠政策。

        1、從市裏拿出部分資金對積極建棚的村、戶進行獎勵。新建大棚達到100個以上的村,獎1。5完2元,對於建立大棚的個戶資助1000元,鼓勵農民積極種菜。

        2、對統一規劃大面積建棚的村、戶,鄉村兩級在場地、資金、供電、供水等方面予以優惠扶持。

        3、對個別困難的戶,幫助解決資金、物資、技術上的難題。

        4、對所需物資,又鄉鎮統一購買和供應。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