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
字號:
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談臺灣農産品參展菜博會

  時間:2006-04-21 08:51    來源:     
 
 



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接受記者採訪

  台灣網4月21日消息 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昨天上午在山東省壽光市開幕。在此次菜博會上,首次為臺灣地區設立了專門展區,這是海峽兩岸兩大民間農業組織——大陸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臺灣省農會首度直接合作的結果。菜博會開幕式後,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記者:張幹事您好,這次是臺灣農産品首次亮相菜博會,就為菜博會增色不少,對此您怎們看?

  張永成:以前的菜博會我沒有來參加。這次我們過來參加,是十分的用心。我們希望在這邊呈現的是最好的,也希望把真正能夠代表臺灣的農産品和加工品都能提供到大陸這邊,讓大陸這邊的消費者跟農民都能夠一起來享用,來觀摩,大家互相交流技術。

  記者:臺灣的農民對於兩岸的農業交流是怎麼看的?

  張永成:他們是十分支援的。

  記者:這次參展的主要是臺灣省南部的一些組織,臺灣省農會在組織參展單位時,有什麼考慮嗎?

  張永成:我們選擇的主要是臺灣的南部地區,這些地方的産品和我們北部,壽光這邊的産品互補性比較強,我們是出於這種考量。希望未來臺灣南部的這些亞熱帶的水果能夠跟山東這邊起到一個互補性。

  記者:對於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的運輸途徑,您有什麼看法?

  張永成:站在農民的立場來講,水果的運輸、儲存佔了成本的絕大部分,我們渴望未來的直航能夠很快實施。因為這樣對整個農産品的生産成本有很大影響。最近我們大陸這邊也宣告説希望兩岸的直航能夠以高雄港為基礎來做,我們希望這個措施能夠早日實施,讓臺灣的農産品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進入大陸市場。現在,運輸和儲存的成本可能要佔到原來農産品成本的百分之百以上,從而利潤也會降低。像剛才我們臺灣有一個專門作大陸這邊的農産品的經銷商在講,從去年七月宣佈臺灣的農産品進入大陸以來,到現在他們還一直處於賠錢的狀態。整個的措施還不是十分的完備。都還不是有所利潤,但我們都一直在努力當中。

  記者:對於豐産滯銷的情況,島內有沒有一個統計,豐産滯銷一般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張永成:以柳丁來講,像雲林縣的生産面積大概有七千多公頃,如果滯銷,就要有六七千萬(新台幣)的損失。

  記者:這次菜博會,有什麼讓您印象深刻?

  張永成:大陸這邊,政府對於臺灣農産品到大陸來交流這件事情是很用心的。農業這種東西,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就是政府都要賠錢去做的工作。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對農業都是要有補貼政策的。這是必然的現象。最主要的這次來,希望有一個市場的開拓。(祖國大陸)政府這邊付出很大的誠意,但是我們做這種展售都是賠錢的。我們一次來七八十個人,只要飛機的費用就要一百多萬台幣。但是我們拿這些東西來展示會得到一百多萬的利潤嗎?不可能的。我們在賠錢,要的只是一個所謂的核心價值。我們不計代價,我們這邊的政府也不計代價。就是希望未來的雙贏。我們的農業團體一直也很有信心,要來開拓。

  記者:接下來對於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是主要側重生鮮産品還是深加工産品?

  李永成:下一步合作希望生鮮和深加工都能夠進行。生鮮要繼續發展。而深加工能夠促進兩岸技術合作。我們可以看出大陸這邊的農産品很多都是很優良的,但是在加工技術和整個包裝技術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我們經過這樣的互相觀摩,大家都可以把比較好的技術拿來共同來交流。


  記者:接下來臺灣省農會會有什麼進一步的措施嗎?

  張永成:我們會持續地與農業單位進行進一步的溝通,爭取把所有的措施和優惠條件建立一個更好的機制。(張立霞)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