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
字號:
山東與臺灣高校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時間:2006-03-21 11:45    來源:     
 
 

“兩岸三地—文史哲藥領域博士生學術論壇”

第七屆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研討會

        華夏經緯網3月21日訊:近年來,山東省高校積極開展對臺交流工作,充分發揮各自特點和優勢,以學術交流為基礎,以項目合作為紐帶,不斷拓展交流渠道,擴大合作領域,增進了魯臺高校學術交流。2005年,據18所高校不完全統計,全年接待來訪台胞832人次,其中,進行交流訪問的共71個項目654人次;21所高校應邀赴臺交流57項162人,分別佔全省應邀赴臺總數的26.4 %、16.2%;共有7所高校與島內8所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魯臺高校交流合作效果明顯,成為山東對臺交流工作中的亮點。

        2005年魯臺高校交流合作呈現以下特點:

        一、校際間交流持續發展,關係更加密切。

兩岸學生乘船遊覽母親河

兩岸學生座談會

        2005年,魯臺高校交流往來頻繁,交流層次不斷提高、合作領域進一步擴大。一是校際間高層往來頻繁。山東大學校長展濤教授兩次赴臺交流訪問,先後拜會了義守大學傅勝利校長、成功大學高強校長、臺灣大學陳維昭校長、東吳大學劉兆玄校長、世新大學牟宗燦校長,同他們就進一步加強校際交流合作進行了商討並達成共識。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濟南大學、山東財政學院、山東省教育學院、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的19位校領導帶團赴臺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加強了與臺灣高校的合作。臺灣實踐大學校長謝孟雄、高雄大學校長黃英忠、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宜蘭大學校長劉瑞生和“清華大學”研發長王茂駿、義守大學教務長吳昭燕、臺灣海洋大學學務長吳俊仁、臺灣藝術大學研發長王慶臺等率團來魯參加校際交流和學術活動。二是魯臺高校校際合作更加密切。年內,山東大學與臺灣東吳大學、成功大學、義守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與宜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與高雄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與長庚大學,青島大學、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臺灣實踐大學,青島科技大學與臺灣中原大學,山東理工大學與臺北科技學院分別簽訂了校際交流合作協議,進一步密切了魯臺高校間合作夥伴關係,為魯臺高校間合作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三是學術交流層次較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研究所教授馮士筰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艾興分別赴臺參加學術活動。

        二、學術合作突出專業特點,交流更加活躍。

        2005年魯臺兩地高校舉辦的交流活動有60多項,這些交流活動,立足高校專業特點和學術優勢,多方位、多學科、多層次展開。

        1、立足學科特點,學術會議頻繁。山東大學舉辦“易學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和“齊魯思想文化學術研討會”、山東農業大學與臺灣中興大學聯合舉辦“首屆海峽兩岸食品衛生安全制度與執行情況研討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辦“海峽兩岸第四屆新型炭材料研討會”、煙臺大學舉辦“海峽兩岸財産法暨經濟法制學術研討會”、山東經濟學院舉辦“第七屆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研討會”、山東理工大學舉辦 “2005年兩岸經濟發展論壇”,前來參加交流的臺灣專家學者達700多人次,在兩岸産生了一定影響。

        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副書記紀效田為團長,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馮瑞龍、青島大學黨委書記徐建培為顧問,山東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明鎮、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孫海峰為副團長的“大陸高校交流團”一行33人,應臺灣雲林大學校長林聰明博士的邀請,赴臺參加“2005年海峽兩岸大學校長會議暨科學技術研討會”,並進行參訪交流。山東經濟學院王乃靜副院長率團參加“海峽兩岸VE應用與財經教育研討會”,煙臺師範學院副院長楊廣學教授赴臺參加“2005海峽兩岸師法自然凈化人心研討會”,山東大學副校長樊麗明教授赴臺參加“2005年海峽兩岸租稅研討會”,山東師範大學李梅訓博士、張彩霞教授、張繼林副教授和李平教授分別參加“2005年第八屆東亞漢學學術會議”、“兩岸生命教育之比較研討會”和“第六屆海峽兩岸地形與環境研討會”,山東理工大學金健民教授參加“2005海峽兩岸易學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

山東大學展濤校長與東吳大學劉兆玄校長(右)簽訂兩校學術合作協議

臺灣高雄大學校長黃英忠與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簽訂兩校合作意向書

         2、校際間院係互動,交流全方位展開。山東省各高校對臺交流工作堅持以院係為主體,提倡院係與臺灣高校相關院係建立合作關係,進行對口交流。山東大學文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哲學學院、易學研究中心等先後與臺灣有關大學的相關院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山東農業大學經貿學院與臺灣淡江大學相關院係建立了合作關係。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石大科技研究院與臺灣清華大學、中山大學、逢甲大學、成功大學等高校的相關院係和學者加強了交流合作。

         3、魯臺高校間學者交往密切。年內,山東省高校共有48批、83人次赴臺進行學術交流。山東中醫藥大學派出三名教授分三批赴臺灣長庚大學講學;山東大學、煙臺大學派出教師和研究生到東吳大學進行為期三個月到半年的研究、修學;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于蘭貞主任等赴臺進行交流;山東農業大學經貿學院與臺灣淡江大學互派學者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國際會計比較、會計教育等方面交流;中國海洋大學派出7批、11人次赴臺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接待臺灣大學、臺灣海洋大學等高校的專家、研究生等交流團組4批、40余人次;山東大學派出16批、23人次赴臺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接待臺灣專家學者39批、174人次來校講學、研修和交流。通過交流,魯臺兩地高校之間進一步拓寬了交流渠道和合作空間,增強了高校的科研學術能力。魯臺高校交流增進了兩岸人民的感情,成為魯臺兩地交流中形式活躍、內容豐富、效果顯著的項目。

        三、青年學生交流形成品牌,效果更加明顯。

營員們在泉城廣場的文化長廊,瞻仰孔子雕像

雲林科技大學林聰明校長(右二)將象徵兩岸交流的會旗轉交給青島大學徐建培書記

        山東省緊緊圍繞魯臺青年交流這條主線,依託“情係中華歡聚齊魯-2005魯臺青年交流季”這一平臺,增進魯臺青少年的感情和友誼。山東省6所高校組織了7項魯臺青年交流活動,形成了一批品牌項目。如山東大學主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師生孔孟故里尋根夏令營”,來自臺灣大學、東吳大學、義守大學、成功大學等四所學校的32名臺灣師生參加,臺灣學生對山東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飛速發展有了切身的感受。中國石油大學主辦的“海峽兩岸大學生黃河文化夏令營”,來自臺灣成功大學、高苑科技大學的26名師生參加了交流活動,夏令營聆聽了黃河文化講座,進行了演講比賽、文藝聯歡,參觀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拜訪了中華文化之源孔子故里,攀登了道家佛教名山泰山,體味了濃郁的中華古代文化,感受到蓬勃的中國現代文明。中國海洋大學主辦的“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海洋文化夏令營”,臺灣海洋大學7名老師、30名同學和臺灣大學10名同學參加,夏令營期間舉辦海峽兩岸海洋大學帆船友誼賽,兩岸學子一起感受中國承辦2008奧運會的驕傲。濟南市臺辦、濟南大學承辦的“儒家思想與中華文化研習營”,臺灣中山大學汪銘生教授率領一行46人親歷齊魯歷史古跡和風景名勝,參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濟南市博物館、中國重汽集團、海爾集團,親身感悟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山東科技大學主辦了“新世紀成功有約第五屆兩岸大學生研習營”,臺灣“中央大學”3名老師和22名學生前來參加,遊覽了名山秀水、尋訪先哲故里,體驗現代工業、觀摩現代城市,感受大陸改革開放的非凡成就。山東藝術學院主辦了“2005兩岸藝術學子齊魯行”、山東大學主辦了“兩岸三地—文史哲藥領域博士生學術論壇”,來自島內2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臺灣學生、青年教師參與了交流活動,領略了齊魯文化的博大精深。魯臺高校青年學生交流形成雙向,山東大學14名學生去年11月份回訪台灣義守大學等四所學校並第三次參加“儒學寶島尋蹤”。這些活動架起了魯臺青年聯繫和友誼的橋梁,密切了兩地青少年的感情。

        山東省通過擴大和提高魯臺高校交流的領域和層次,不斷加深魯臺高校間、高校與臺灣科研院所在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互補共贏,同時不斷擴大山東高校在島內的影響,將魯臺高校交流合作提升到新的水準。(山東省臺辦交往交流處)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妮妮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