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專題首頁要聞精彩語錄訪談實錄各地臺協聯絡表
人物簡介
  施榮川,北海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廣西北海科紅製革有限公司董事長。
企業風采
  北海科紅製革有限公司是由香港紅獅國際有限公司、北京科招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辦,是以進口黃牛二層藍濕革為原料生産旅遊鞋、運動鞋的鞋面革的中外合資加工貿易企業。公司創立於1991年,佔地面積80畝,項目投資總額800萬美元,擁有固定資産5000多萬元,年生産能力8000萬平方英尺,年銷售額3000萬美元。獲有“全國外商投資先進企業”、“廣西加工貿易出口先進企業”、“海關A類管理企業”、“海關便捷通關企業”等稱號。
相關新聞
北海臺協會長施榮川:大陸投資環境越來越好
更多>>
時間:2010-05-21 16:49   來源:SRC-423
<P align=center><IMG src="./ftsl/201005/W020100521605955567015.jpg" OLDSRC="W020100521605955567015.jpg" /></P>
<P><FONT face=楷體_GB2312>  全國臺企聯理事、北海市臺協會長施榮川14日在北京接受台灣網記者的獨家專訪。(台灣網 包傑 攝)</FONT></P>
<P>  台灣網5月14日北京消息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簡稱ECFA)一定要簽!”參加今天在京舉行的全國臺企聯會員代表大會的廣西北海市臺協會長施榮川堅定地對記者説。此外,施榮川還就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拓展內銷市場等問題回答了本網記者的提問。</P>
<P>  <STRONG>相信第二屆臺企聯會更好</STRONG></P>
<P>  作為全國臺企聯的理事,施榮川目睹了張漢文領導的第一屆臺企聯的工作。他認為,張漢文是一個開拓者,在任期內建立起了很多資源和聯繫,在維護臺胞權益、支援臺企發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多個方面做得非常好,總的來説是成功的、進步的。</P>
<P>  對於新任會長,施榮川覺得郭山輝在企業運作、經營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相信他會在實務上推動很多管理,比如成立“馬上辦”中心、推動一系列改革、完善臺企聯自身建設,“相信第二屆臺企聯會更好”!</P>
<P>  據記者了解,“馬上辦”中心在臺灣和東莞臺協都實行過。施榮川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制度。因為全國各地很多臺商、臺企都會碰到一些緊急的事,需要救助協助,“馬上辦”中心成立後,有專人協助會長在第一時間處理這些緊急的事,為臺商臺企排憂解難。</P>
<P>  <STRONG>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一定要簽</STRONG></P>
<P>  對於近來頗受關注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施榮川堅定地説“一定要簽”,事實上,ECFA的簽訂對臺商臺企的直接受益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很多臺企的總部在臺灣,要在臺灣購買原料、開發新産品,再將産品銷售到大陸,ECFA簽訂後,他們就可以享受更多的關稅和政策的優惠,也可以産生自發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很多在大陸做加工貿易的臺商,目前正面臨轉型升級和拓展內銷市場的問題,儘快簽訂ECFA,有利於保障大陸臺商的利益。</P>
<P>  <STRONG>臺企拓展內銷市場需要時間表</STRONG></P>
<P>  金融危機以來,很多企業將發展重心轉移到內銷市場,施榮川認為,臺企轉型升級的方向是對的,但是這個時間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快。一是産業要轉型,需要有很多配套的資源,比如資金的配套、研發的配套、市場的配套。二是産品必須轉移到、開發到符合內需的市場。第三,“內需不是一句空話”,首先需要具備實際的購買力。</P>
<P>  “所以,臺企拓展內銷市場,必須有一個時間表,通過五年甚至十年的努力,把適合大陸市場的東西轉移到適合的地方,為所有大陸居民服務,這也是臺企轉型升級的重點。”施榮川説。</P>
<P>  <STRONG>臺協整合當地資源 為臺企服務</STRONG></P>
<P>  作為各地臺資企業的一個共同組織,各地臺協都有一個任務和宗旨。施榮川舉例説,像北海臺協,會根據各個企業産品的性質、功能,整合當地適合的資源,為臺企服務。針對臺企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臺協會爭取政府為臺企提供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援。另外,各地臺協都會遵照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舉辦各式各樣的服務項目,比如請專家學者做講座、幫助會員創業、將會員資料印發到各地。(台灣網記者 肖燕)</P>
編輯:胡珊珊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