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兩岸交流合作已進入“關鍵期”

時間:2011-05-09 12:09   來源:中新網

 

 5月8日下午,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成都閉幕。圖為會場。中新社發 劉忠俊 攝  

  

  香港《大公報》9日刊文説,兩岸交流合作正進入關鍵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不斷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深層次、更高境界發展,並帶來更多實惠。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説,順利結束各項議程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確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章摘要如下: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昨天在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大陸西部城市成都落下帷幕。為時兩天的隆重聚會,四百多位兩岸政商界人士、學者專家和青年,以“深化兩岸合作、共創雙贏前景”為主題,圍繞大陸“十二五”規劃與臺灣“黃金十年”藍圖、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文教合作與青年交流等議題,建言獻策。論壇並通過了“十九項共同建議”,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提出具體明確的目標。

  一年一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論壇能夠自始至終堅持下來,且範圍不斷擴大,內容越加深入,由具體政策措施的探討演進到常態化機制建設的推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近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務實歷程和效果,尤其是在後ECFA時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兩岸關係正穩步地朝向制度化建設和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的實惠方向發展,這個成果來之不易。

  抓住機遇合作發展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閉幕式上致辭時指出:“今年是兩岸關係發展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推動兩岸關係再上新臺階、再創新局面,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尤為重要。”這番話不僅是對兩岸交流合作現狀的高度概括,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有力鞭策。對此,筆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受。

  今年是大陸“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三月北京召開“兩會”通過了這個以轉變發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為重要特徵的發展規劃,為大陸未來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十二五”對臺灣發展是一個機遇,如何抓住機遇,尋求更大發展,開局之年無疑最為關鍵重要。與此同時,臺灣執政當局在去年描繪了“黃金十年”藍圖,今年也是一個重要的起步點,如何有效地將大陸的契機與臺灣發展結合,徹底擺脫經濟困局,實現GDP持續增長和減低失業率,亦同樣非常關鍵。

  “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是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創造良好條件,推動兩岸經濟建設和各項民生事業發展。大陸“十二五”規劃,明確了兩岸交流合作的具體目標,經濟轉型和內需市場的擴展,無疑對臺灣提供了巨大商機,為臺灣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臺灣的發展也為大陸經濟提供有價值的動力。兩岸互利互惠,得以共同發展。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將探討大陸“十二五”規劃和臺灣“黃金十年”藍圖作為最重要議題之一,顯然是順應潮流局勢的安排,及時且必要,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明年一月,臺灣又將進入一個選舉年。目前國民黨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已經産生,在基本形成馬蔡對決的形勢下,執政黨和最大在野黨的經濟政策與兩岸關係政策,將成為勝敗的關鍵因素。馬英九承認“九二共識”,實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在民進黨方面,蔡英文雖然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主張,但在兩岸關係政策上並沒有作出實質性改變,仍然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不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近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能否在臺灣延續,不僅取決於政黨的態度,很關鍵的一點還在於這些政策能否具體體現在臺灣的經濟發展和民生等具體層面。成果的顯現和對它的認同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各政黨在選舉期間和選後的政策策略。

  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此外,隨兩岸交流合作的擴展深化,兩岸在教育領域和旅遊業合作方面,也進入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去年8月,臺灣方面承認大陸四十一所高校學歷,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學習。年中申請赴臺讀本科班的大陸考生即可通過網路報名提交申請。兩地學生的交流,是教育交流的重要表現形式,對兩岸教育交流具有重大意義。在旅遊方面,醞釀已久的大陸居民赴臺“自由行”將於今年實施,大陸海旅會已經公佈相關具體安排。這是在兩岸旅遊業交流合作基礎上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因此,在目前情況下持續完善配套措施,鞏固現有成果,事關重大。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兩岸交流合作正進入關鍵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不斷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深層次、更高境界發展,並帶來更多實惠。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説,順利結束各項議程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確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崔寧)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