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論壇成兩岸交流“三個輪子”中特殊角色

時間:2011-05-09 09:3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連續舉辦數年,到今年已是第七屆,依然受到各方關注。大批兩岸媒體赴蓉採訪,島內媒體也發表文章,熱議論壇對兩岸産業合作的建議,及其令臺灣經濟獲得加持的新希望。

  當前兩岸交流密切,各類論壇多得數不過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以其特殊的平臺角色令人矚目。不少兩岸主管部門負責人以特邀專家身份參加論壇,於是,論壇既是意見交流的平臺,又能讓民意直達有關部門,成為兩岸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曾比喻:“承載兩岸交流的有‘三個輪子’,兩岸兩會和海峽論壇,還有就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三個輪子’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角色特殊。”

  收穫矚目還源於論壇不斷擴大代表性。幾年來,參與論壇的界別不斷擴大。今年參與論壇的兩岸代表共有450名,包括工商界、産業界、文教界的代表人士以及專家學者和青年。大家集思廣益,腦力激蕩,早已超越最初國共兩黨交流平臺的意義。

  論壇關注的新熱點是兩岸同胞對加深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本次論壇就大陸“十二五”規劃與臺灣“黃金十年”藍圖、ECFA實施與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兩岸文教合作與青年交流3項議題展開研討。因應日本核事故的警示,兩岸核能專家還就未來加強核電與核安全合作提出建議。

  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島內一度有人建議中止這種國共為基礎的交流平臺,如今看來,所幸這樣的建議未被採納。兩岸交流步入深水區,面臨的問題越發實際。臺灣媒體也指出,在交流層面,本屆論壇要面對比以往歷屆更多的困難。因此兩岸對話管道越多越好,一旦中止,恢復將十分困難。交流越多,了解與對方相處“眉角”(閩南語,意為關鍵)的機會越多,兩岸未來才能累積更多共識。(王昭)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