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報:從國共論壇展望更多人參與兩岸交流

時間:2011-05-06 08: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5日電 由國共兩黨聯合舉辦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本月6日至8日即將舉行,《澳門日報》5日刊出社論説,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所以受到矚目,主要是過去所打下的基礎以及所扮演的交換意見的平臺角色,反映了兩岸同胞對加強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適應了兩岸交流合作向更高水準邁進的客觀要求。

  文章摘編如下:

  由國共兩黨聯合舉辦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本月6日至8日即將在成都舉行。馬英九日前在接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率領的赴大陸訪問團時表示,兩岸關係發展在過去三年裏有很大進步,臺灣人民有更高的意願、更強的信心深化兩岸關係。為了兩岸和平發展,為了兩岸人民的福祉,應該讓更多的人參與兩岸的交流合作。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俗稱“國共論壇”,最初是由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産黨聯合主辦,邀請各界人士參加,以促進海峽兩岸經濟、貿易、文化等各方面交流與對話。2005年4月,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跨越60年的歷史時空,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終於在北京握手,國共兩黨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在會談新聞公報中的第五點,提到建立兩黨定期溝通平臺,包括開展不同層級的黨務人員互訪,進行有關改善兩岸關係議題的研討,舉行有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議題的磋商,邀請各界人士參加,組織商討密切兩岸交流的措施等。

  當前兩岸之間來往密切,論壇不下一兩百個,但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所以受到矚目,主要是過去所打下的基礎以及所扮演的交換意見的平臺角色,反映了兩岸同胞對加強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適應了兩岸交流合作向更高水準邁進的客觀要求。以往六屆論壇,圍繞兩岸民眾普遍關心的經濟、文化、教育等交流合作的重要議題,匯聚群智、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描繪藍圖,對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先導作用,産生了日益廣泛的積極影響。

  誠如馬英九所説,兩岸交流越多,和平的機會就越大。在過去3年裏,兩岸關係發展有很大的進步,産生的效益也已經遍及各個領域。特別是去年臺灣與大陸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之後,今年第一季,臺灣出口到大陸約為200多億美元,增長14%;其中第一季賣到大陸的農産品增幅更超過15倍,其他像工具機、機械工業增長也有六成。馬英九認為,這還只是開頭,第一季代表ECFA時代的第一張成績單,日後應該逐漸會有更大發展。他表示,臺灣人民有更強的意願、更大的信心,深化兩岸關係,這是創造雙贏很強的信念。

  今天,兩岸往來之便捷、經濟關係之密切、各項交流之活躍、同胞感情之融洽、共同利益之廣泛,都是前所未有。展望未來的美好前景,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還需要國共兩黨、兩岸雙方和兩岸廣大同胞作出不懈的努力。也正如吳伯雄所説,兩岸ECFA簽定後,後續還有很多需要落實,因此有必要讓兩岸人民都知道這個方向符合每個人的利益。吳伯雄表示,雖然論壇是國共兩黨主辦的,但是從臺灣方面來的産官學界人士當中有不同的黨派。廣邀參與對象,已經是國共論壇舉辦的原則。歷屆論壇雙方都明確和堅持注意彼此共同利益,深化合作共創雙贏的方向,相信這次論壇也一定會有很多可行的建議。

  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堅持“九二共識”、認同中華民族,兩岸合作互惠的空間非常廣大;兩岸關係不穩定、臺海局勢不穩定,臺灣就無法和大陸良性互動,共創雙贏。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