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和統會長以"夫妻"妙喻兩岸:應想想如何"來電"

時間:2011-05-09 09:01   來源:中新網
  溫家寶總理曾以兄弟關係形容兩岸關係,我覺得兩岸目前更像一對等待破鏡重圓的夫妻。”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和統會)會長郭俊次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專訪時,以“夫妻關係”形容目前的兩岸係,他認為兩岸應該多想想如何讓兩岸人民互相“來電”。

  第二次參加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郭俊次認為,要推進兩岸最終和平統一,兩岸“談錢(經濟合作)更要談感情(文化交流)”。他認為,兩岸之間類似經貿論壇的交流活動仍大多以商業合作為主,“這樣不能解決問題啦,但有總比沒有好!”

  郭俊次指出,兩岸需要有形的經濟合作,以創造實際的經濟利益;更需要無形的文化交流,“有交流才會有感情,有感情才會再一起”。

  他以夫妻關係形容目前的兩岸關係:“我們同文同種,曾經有過共同的歷史,曾經就是一家人......如今想要再破鏡重圓,就要想想怎樣“談感情”。

  郭俊次認為,今年的論壇再次將文化納入主題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他指出,臺灣社會在過去因為李登輝、陳水扁等政客推動的“去中國化”,一般民眾對中國有錯誤的理解,“如果我們只重視談經貿關係,我們最多會是“緊密生意夥伴”,但夫妻之間更需要的是感情,所以發展兩岸的文化交流十分重要。

  他稱,臺灣人民對祖國的不理解,應該透過更多的交流才可以解決。他建議大陸在未來的兩岸政策內,應更重視文化交流,特別是年青一代與普羅臺灣居民對大陸的了解。

  “就跟年青人的戀愛關係一樣,不了解根本不可能“來電”,更不要説兩岸要重新走在一起(統一)。”郭俊次指出,臺灣的這一代年青人受到不正確的兩岸歷史教育,需要透過不斷的文化交流才可望解決。

  “中山先生、中華文化、閩南文化等,這些都是兩岸共有的人物及文化”,他認為,兩岸應該好好利用這些共有的寶貴資源,讓兩岸人民從中找到共同的認識,才會産生感情,這樣才是真正有利兩岸關係的真正發展。(吳志隆)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