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嘉賓為四川農産品支招:泡菜很好 不要太辣

時間:2011-05-08 09:38   來源:四川線上-華西都市報

四川泡菜開始走向世界

  “(川臺)兩地在農産品交流合作時,四川應該選擇有競爭力的産品,比如泡菜加工之類的。”昨日下午,出席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科技經濟組政策委員林享能在接受採訪時,重點談到了兩岸農産品及食品安全合作的問題。林享能認為,臺灣受眾的食物口味不能太辣,也不能太鹹,食品加工時,一定要考慮當地人的口味。

  泡菜為例川味賣到臺灣不能“辣”

  林享能説,四川的很多農産品與臺灣的農産品差不多,但也有一些特色、有競爭力的農産品,“比如説泡菜、枇杷、桃子等。”

  四川農産品賣到臺灣去,如何才有競爭力?林享能以泡菜為例,“我們的口味不能太辣,也不能放太多鹽,四川泡菜在臺灣還是有市場潛力的。”他表示,四川農産品要商業化、規模化,通過深加工,進一步開發的空間很大,可以根據市場規劃生産。

  “四川土地肥沃,水資源也豐富;臺灣的農産品産業有技術,兩地交流合作空間很大。”林享能説。

  首要建議農産品赴臺要做好促銷

  林享能説,兩岸三通直航後,兩岸農業交流合作規模驚人:2010年自大陸進口6.61億美元,出口至大陸的農産品,2010年為5.21億美元。

  目前大陸同意臺灣22項水果準銷大陸,水産品方面,則以甲魚卵及石斑魚為主。同時臺灣也已開放大陸1412項農産品的進口,佔農産品總項目的63%,尤其中藥材的需求,大部分仰賴大陸。

  “現在是兩岸進一步推動農業、農産品合作的最好時機,也是臺商到大陸投資農産品的最好時機。”

  四川食品要如何到臺灣去吆喝呢?林享能的第一個建議就是要做好促銷“只有讓當地人認識到這個食品,並喜歡上這個食品,才可能站穩腳跟。”同時,如果四川食品要去臺灣銷售,既要體現特色,又要符合當地人的飲食習慣。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