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論壇花絮:精心準備 力求創新

時間:2010-07-12 13: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儘管已經成為兩岸間例行的溝通會議,第六屆兩岸文化經貿論壇仍力求新意。無論安排日程、選擇舉辦地,還是對與會代表提出著裝建議,論壇主辦方都花了不少心思。

  改變+創意

  與以往歷屆論壇不同,本次論壇分兩個階段進行。7月8日至9日,100多名代表分為3個小組,分別在廣州、深圳、佛山、江門等地參訪。他們探尋兩岸在新能源、節能環保、文創等産業合作的新空間,為10日開始的論壇大會充分預熱。

  有媒體形容,因為這樣的日程變化,代表們一改“坐而論道”的慣例,轉而“起而行”。

  10日上午論壇大會隆重開幕,放眼望去,座無虛席的大會現場沒有以往的西裝領帶,而是一水清涼的淡色。大家均襯衫西褲,淡色著裝,顯得清新親切,與會場外炎熱的羊城天氣形成鮮明對比。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解釋説,這是本屆論壇的一個小小創意:“不穿西裝、不繫領帶,既表明我們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也表明我們願意用具體的行動來響應節能環保的時代要求。”

  選址的講究

  廣東是東南重鎮,重要的臺商聚集地。然而本屆論壇選在廣州舉行的原因不止於此,其中還有講究的歷史意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廣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在當年中國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中山先生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至今激勵著我們為民族團結富強而奮鬥。我們在這裡舉行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商討如何提升兩岸的競爭力,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也表示,廣東是國民革命的發源地,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有6次是在廣東起義,其中更有3次在廣州舉行。孫中山先生在廣東、廣州所做的種種努力,無一不是謀求振興中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壯大。今天我們在廣州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同樣是為了謀求兩岸人民的福祉和共同的發展,因此這次會議具有歷史意義。

  敬業的媒體

  無論哪屆論壇,活躍的媒體記者都是一道風景。報道本次論壇的媒體記者大約240人,儘管算不上多,但要説起敬業精神,決不輸任何一屆。

  10日清晨6時,距離開幕式直播還有3個多小時,就有記者投入工作狀態了。7時,有記者邊用早餐邊談論已經在現場準備直播的同行:“真拼命,早就去會場了!”

  8時30分,距離大會開幕還有半小時,記者席座無虛席,參會代表也開始陸續入場。和媒體相熟的代表立即成為被“捕捉”的對象。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站得離記者席近了些,馬上被記者逮個正著。一家媒體上前採訪,立即有幾十個記者跟上來。陸生赴臺、開放大陸媒體常駐、對ECFA簽署之後的期許……記者們拋出各種問題,用鏡頭、話筒、錄音設備將張榮恭圍住……

  綠營元老再赴論壇

  去年因為參加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而被民進黨開除黨籍的許榮淑和范振宗,10日再次出席了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而民進黨籍前“立委”邱創良則以人民最大黨顧問身份出席本次論壇。

  許榮淑對於民進黨可能要開除出席論壇黨員一事表示:“我希望每一個民進黨員都來參加論壇,都給開除,那人民最大黨就越來越壯大。”(記者 王昭)

編輯:張蕾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