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菜博會增加兩萬平方米蔬菜採摘園

時間:2011-04-13 20:35   來源:濰坊晚報

  4月10日,記者從第十二屆菜博會組委會了解到,今年菜博會最大的亮點就是增加了蔬菜採摘園。屆時,遊客除了參觀各蔬菜展館、展廳,還可以到採摘園裏體驗採摘的樂趣。

  建築採用玻璃結構

  4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本屆菜博會主展區,在八號館的東側看到一幢佔地30畝,屋頂及四壁全部為玻璃結構的建築,該建築南門寫著“採摘園”三個紅色大字,門口已經設立了供遊客進入時排隊的護欄。

  記者進入採摘園,面前是一條長40多米、寬約4米的走廊,走廊南北走向,東西兩側是採摘區,採摘區與走廊之間用玻璃墻隔開。再往前,還有一條東西向的走廊,兩條走廊構成一個“十”字,將整個採摘園均等地分為A、B、C、D四個採摘區,四個採摘區各有5000平方米,每個採摘區內又設立了四個獨立的小區,共16個小區。整個採摘園總投資達到3000多萬元,佔地2公頃,建設面積2萬平方米。

  記者看到,由於整個採摘園的四壁和頂棚全部由玻璃組成,內部光線十分充足。走廊和四個採摘區的玻璃頂棚上,都裝有電機和升降設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玻璃頂棚可以部分打開,調節室內溫度,東西兩側的玻璃外墻都裝有大型的排風扇,也可調節溫度。

  記者留意到,番茄採摘區與走廊之間的墻壁上,鑲嵌著一堵黃色的“墻”,看上去是由很多個金黃色螺旋狀紙條組成。工作人員介紹説,將這些紙條弄濕,再用風扇吹,可以産生濕氣,用來增加園內濕度。

  四個園區輪流開放

  記者在四個採摘區內轉了一圈,發現每個區種植的品種都不一樣。其中A區種植了黃冠、紫玉、滿堂紅、綠寶石等18個品種的櫻桃番茄(聖女果),B區種植了芬奇、百利、金曼等12個大中果番茄品種,C區和D區種植了翠玉、瑞光、盛星等十幾個品種的無刺小黃瓜和大黃瓜。

  記者在C採摘區看到,出口處有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區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塊區域是“清洗區”。整個採摘園實行“輪流開放制”,每天開放一個番茄小區和一二個黃瓜小區,這樣就可以保證整個採摘園內的蔬菜不會一次性被摘光。遊人採摘前,工作人員將免費發放採摘小籃子和小剪刀,還會提供免費清洗,但每人只限帶走一籃子“收穫”。

  15日前後黃瓜將熟

  記者在C採摘區內看到,每一株黃瓜上方都吊著一根細細的繩子,六名工作人員不斷地穿梭于各株黃瓜之間,剪掉黃瓜植株頂端多餘的側枝,同時檢查細繩拴住的地方是否牢靠。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細繩是為了防止倒伏,剪掉多餘的側枝,是因為側枝吸收養分。

  記者在採摘區內停留了大約10分鐘,全身上下就出滿了汗,一看溫度計,室溫高達30攝氏度。記者了解到,目前採摘園內的蔬菜長勢旺盛,工作人員日夜管護,精心培養,預計4月15日前後,將成熟後的首批新鮮的番茄和黃瓜,直銷壽光各大賓館、飯店,而採摘園必將成為第12屆菜博會最大的看點。

  據了解,採摘園單設門票,4月20日起,同其他展廳、展館一併開放,在售票廳內就可以買到門票。菜博會結束後,採摘園將作為現代工廠化育苗中心發揮作用。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