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時間:2010-08-25 12:37   來源:山東臺辦

高新區雅居園

臺企-大潤發

  濟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位於濟南市市區的東部,是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開發區。經過十年來的發展,已經成為濟南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了適應海內外企業家投資創業的優良環境。

  十年來,濟南高新區緊緊圍繞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把高新區建成我市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基地和現代化新城區這個中心,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改革中不斷創新,初步建立起了一個有一定規模,有一定創新發展能力的高新區。十年中,高新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額41億元,開發利用土地面積4.3平方公里,進區建設項目302項,開工面積24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91.2萬平方米。累計實現技工貿總收人548.2億元,工業增加值144.1億元,利稅總額77.5億元。累計利用外資1.98億元,出口創匯3. 35億元。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61家。高新技術産品336項。

  建區十年來,濟南高新區新建道路總長度13公里,敷設上水。污水。雨水。電訊。電力。煤氣,熱力等設施。建成日供水5萬噸的水廠,開發區熱電廠實現了熱電聯産,形成了70蒸噸/小時的供熱能力,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為高新區項目建設提供了電力保障,實現了容量為1000兆的中國電信光纖寬頻網接入。

  濟南高新區已初步形成了一個以高科技産業為主體,以園區建設為龍頭,以優質完善的服務為支撐,以進一步擴大招商為突破點的協調一致。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濟南高新區內的各工業園區:

  1、電子軟體工業園區

  微電子工業園:主要搞整合電路電腦輔助設計CDA中心,亞微米級整合電路晶片製造、整合電路封裝、PC板卡組裝,最終建成全國微電子産品生産基地。  

  齊魯軟體工業園:開發資訊軟體技術,發展專業化軟體企業10家,總投資3億元,利稅1.8億元,建成全省最大的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産業基地。  

  2、新材料工業園區

  彩色電視機工業園:與日本合作松下彩電二期工程。生産高清晰度彩電100萬台/年,總投資2.5 億元,創匯1800萬美元。

  該區主要發展生産瓦楞板紙及紙箱、碳纖維、高性能新型含稀土滑支軸承合金及其製品、重結晶碳化矽窟具、熱熔膠粘合劑等産品,形成以新型材料開發為主的材料生産基地。

  3、光機電一體化工業園區

  機床儀錶産品:以濟南機床四廠為中心,重點發展高精數控高效專用磨床、高精度外園磨床、機器人。"九五"末,園區內年産值達到3億無、利稅1億元、創匯2000萬美元。

  家電系列産品:依託小鴨電器集團,以生産全自動洗 衣機為主,開闢多品種、多規格、多系列的家電産品。"九五"期間産量100萬台,産值20億元,利稅達4億元。至2010年跨入全國十大家電集團的行列。

  輕騎摩托車、汽車産品:近期生産GS125、GSX250摩托車,分期開發各種配套件。一期形成年産50萬台摩托車發動機和35萬輛摩托車的生産能力,總投資7.8億元,年産值60億元,利稅12億元。並開發生産四輪轎車及發動機。形成多品種、多規格、小批量、集約型的輕騎轎車産業基地。

  4、化纖材料工業園區

  擴大化纖總廠絳淪纖維生産規模,搞多品種聚脂産品。2000年新增PTA能力達35萬噸/年,新PTE能力16萬噸/年,長絲纖維總能力達7萬噸/年。經過技術改造和工藝的擴展延伸,規劃于2010年達到生産PET50萬砘的能力。成為全國20個大型化纖産業基地之一。"九五"投資約60-70億元,産值120億元。

  5、生物醫藥工業園區

  以三株工業集團産品為主任,發展生物製品白細胞介素-2、精品肝素鈉、人工麝香、透明質酸系列産品、氯馬斯丁、間單細胞蛋白飼料酵母等系列産品及新藥、新醫藥中間體。吸引組織微生物、酶飼料添加劑、等項目進區,把生物醫藥建成開發區的主導産業和主要産業園區。

  6、綜合加工園區

  該園區主要為城鄉一體化的農村改造提供發展窨和場地,重點發展以科技為先導的鄉鎮工業,併為區內大型工業項目做好配套、服務工作。使農村城鎮經濟發展和大工業配套結合起來,有選擇垢發展電子類産品、輕工類産品、包裝食品類産品,搞好來料加工、來料裝配、處延服務等,形成鄉鎮經濟改造與開發區直轄市發展的示範區。"九五"末,總産值達到5-6億元,2010年達12-15億元。

  7、大學科技工業園區

  組織駐濟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校內科技園建設的基礎上,加快開發區大學科技工業園區建設。首先組織山東工業大學、山師大和省科學院進區開發建設,使大學科技工業園區儘快成為科研成果向生産力轉化和對外發揮技術輻射的中心,"九五"末産值達4.5億元。

  潛力無限的濟陽新興工業區

  濟陽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西北部,濱臨黃河,是山東省會濟南市的新興工業區。轄8鎮1個辦事處,設有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濟北經濟開發區,版圖面積1076平方公里,耕地6.5萬公頃,人口52.7萬。

  濟陽工業門類齊全,擁有食品、造紙、輕工、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紡織服裝等十大支柱産業。形成了由旺旺集團、濟北石化、三株藥業、達利食品等20多家知名企業組成的骨幹企業群體,與美國、德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係。現有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大魯閣織染工業有限公司等10余家。

  優越的地理位置:距市區23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10公里,國道220線、104線、省道248線在此交匯,南接濟青高速公路,西靠京滬高速、京福高速公路。可直達北京、天津、濟南、濱州、青島、德州等城市。

  專業的基礎配套設施:園區內道路、水、電、氣、通訊、排污等基礎設施齊全。

  供水:具有5萬噸/日的自來水供水能力,水質優良,資源豐富。

  供電:擁有220伏、110伏和35千伏多座供電站,由濟南、德州電網雙向供電,電力充足。

  供熱:現有熱電廠一處,裝機容量212MW,年供熱量1913000GT。

  供氣:依託勝利油田,可提供管道天然氣及罐裝液化氣。

  通訊:擁有9萬門程式控制交換機,可提供國內外各種熊市服務,行動電話已達到無縫覆蓋。

  附屬配套設施:擁有多處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山東名校--濟北中學和濟陽一中是省級規範化學校。

  濟陽縣發展思路

  力爭通過五到十年的努力,把濟陽建設成為濟南市的新興工業區、都市農業區和特色新城區。

  1、建設新興工業區,就是按照城市化與工業化同步推進的思路,把濟陽建設成為濟南市的新興工業區。根據現代化工業發展趨勢和中心城市産業轉換的需要,在積極引進、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同時,重點承載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資本密集型和運營成本低、産業關聯度大的傳統優勢産業項目,形成濟南的新興加工製造業基地。

  2、建設都市農業區,就是發揮濟南近郊縣和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做好農業資源開發,面向都市,服務市民,實現糧食農業向以種植瓜果、蔬菜、畜牧養殖為主的都市農業和觀光農業的轉變。建設一批集觀賞、採摘、休閒、垂釣為一體的農家莊園。

  3、建設物色新城區。建設植物園、黃河生態公園。澄波湖公園。同時,有計劃地開發建設高檔住宅區、別墅區和娛樂區。

  濟北開發區

  濟北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距濟南市區23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10公里,由濟北大道直通市區。初期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起步20平方公里,已形成了較具規模的開發、發展框架。

  濟北開發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五縱七橫"的道路框架已經形成,實現了"七通一平"。園區內的工業區、商貿區、住宅區、服務娛樂區等各功能小區佈局合理,綠化、美化、凈化達到了較高水準。

  優越的區位、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環境、高效的服務和規範的管理,吸引了眾多的中外客商前來投資。目前,進區企業已達200多家,投資規模25億人民幣,已經成為本地區最具發展活力和發展前景的開發區。


編輯:程軼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