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融入海西經濟區 江西省加快推進“三個主動對接”

時間:2009-09-23 09:09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9月22日南昌消息  今年5月,國務院在《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將江西的四個設區市——上饒、鷹潭、撫州、贛州納入海西經濟區,為江西省對臺交流合作創造了新的機遇。2009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期間,江西省就此進一步明確有效融入海西經濟區的發展方向,表示將加快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觀念、體制與産業三個主動對接。

  目前,福建省正緊緊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充分發揮對臺優勢,靈活運用國家賦予的特殊政策,採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舉全省之力推進閩臺經貿合作並不斷取得新成就。而江西省是惟一一個與福建接壤的內陸省份,兩省山水相連,友好交往頻繁,經濟協作活躍。

  江西四個設區市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按照江西省副省長洪禮和的話説,這為江西更好的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進一步推動贛臺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洪禮和認為,贛、閩、臺三地經濟互補性很強,江西土地多,勞動力成本低,交通發達,資源相對豐富;福建對外開放比較早,百姓創業精神強,民間資本實力雄厚;臺灣既有資金技術研究等方面的優勢,同時還有一大批非常傑出的企業家。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憑藉海西這個交流平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幫助。為此,江西省將主動對接、有效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

  如何主動對接?洪禮和表示:將充分利用“贛臺會”的品牌效應,借助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平臺,加快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觀念對接、體制對接、産業對接”,實現政策互融、人才互動、産業互補和基礎設施互通的良好發展格局,提升江西區域經濟發展的竟爭力和影響力。

  他還對“三個主動對接”進行了解釋。觀念和體制上的對接,有助於江西在新一輪發展中,以海西建設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新的理念,拓展新的思路,開闢新的空間。還可在政策、措施、環境等方面加快與沿海地區的對接,準確定位,整合優勢,合理佈局,發揮區域優勢,明確發展思路,拓展發展空間,展現新的格局。

  而産業對接,贛閩、兩省基礎設施建設、第三産業等方面均有不錯前景。洪禮和説,江西積極引進工業項目的同時,將力爭把福建現代化的港口群、航運等資源優勢同江西地處大陸陸路交通樞紐的優勢結合起來,打造一條既服務於大陸,又面向海外的綜合性快速通道。還可以整合閩贛兩省豐富的旅遊資源,共同拓展與臺灣的旅遊合作,比如共同規劃跨省旅遊線路,開發臺灣客源市場。

  “海峽西岸經濟區為我們提供了‘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發展格局。”洪禮和借用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四個設區市負責人對未來前景的這一展望表示,江西可以通過這“一江春水”,把贛、閩、臺三地聯繫得更加緊密。(記者 鐘寶華)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