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

時間:2007-09-14 13:30   來源:山東臺辦

1984年,淋浴著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誕生了。20年的這個金秋時節,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這片熱土上,它的建設者們正在收穫著纍纍碩果,播種著明天的輝煌。

 

二十年風雨歷程,二十年春華秋實。二十年裏,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際利用外資17.7億美元,先後吸納了26個“世界500強”企業落戶,經濟總量以兩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長……

 

短短二十年,開發區已由一個人煙稀少的荒沙灘脫胎換骨成一座現代化的新城。開發區金沙灘那洶湧的濤聲正向世人宣告:開發區,這艘煙臺精心打造的遠航巨艦,正揚起駛向更加廣闊發展空間的風帆。

 

開放的20年

 

開發區建區20年,是對外開放的20年,是招商引資的20年。建區伊始,開發區的決策者們就意識到,項目是開發區建設的生命線,項目引進的數量和品質,在很大管理方式上決定著開發區建設的速度和水準。20年來,煙臺開發區圍繞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拓寬發展新思路,大膽調整開放戰略,為開發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煙臺開發區在科學分析把握外商在華投資趨勢和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鞏固港臺,強化日韓,拓展歐美”的招商引資思路。對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商,繼續發揮聯繫多、基礎好的優勢,鼓勵外商擴大投資,吸引夥伴投資;對日、韓兩個一衣帶水的國家,緊緊抓住其産業轉移和建設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機遇,採取設立海外專業招商處、高層互訪等形式,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溝通;對歐美國家和地區,一改過去“漫天撒網”的做法,以美國、德國為突破口,逐漸拓展到北美、北歐、中歐、環太平洋的重點國家和地區,集中力量打攻堅戰。

 

為了提高項目引進的層次,開發區對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大公司以及國內500強企業建立了招商檔案,選擇重點逐一研究,製作有針對性的招商專案。對於高新技術産業、能夠形成産業規模、輻射帶動力強及出口創匯能力高的項目,開闢“綠色通道”,促使它們早註冊、早建設、早受益。

 

20年來,先後有26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開發區紮根發芽、開花結果。截至2004年9月底,開發區20年累計引進外商投資項目818個,投資總額46.4億美元。其中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12個。

 

 “兩大産業”領跑

 

作為一個位於地級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敢於公開瞄準大城市開發區,叫板“國家級開發區十強”。在一些人看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煙臺開發區經過20年的努力拼搏,卻將這一目標變成了現實:2000年,煙臺開發區經濟實力在49個國家級開發區中還排在13位,到2002年,一舉超過5個國家級開發區,躋身八強。據商務部最新公佈的2003年49個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評價,煙臺開發區列第七位。

 

“這是自我加壓的結果。”市委常委、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王秀臣深有感觸地説,“從縱向比較,開發區從上世紀80年代建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昔日的荒灘上建起了一座初具規模的工業新城,這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但與天津、青島、大連開發區相比,我們差距很大,必須奮力追趕。”

 

“自我壓擔子”促進了開發區經濟總量翻番增長,近幾年尤為明顯。GDP在2000年實現45億元的基礎上,2003年達到140億元,三年累計完成300億元,是前16年的1.3倍;三年平均增長45.8%,比全國開發區高出16個百分點,比全市高出31個百分點。

 

煙臺開發區經濟的快速提高得益於産業結構的調整。他們緊緊抓住新一輪國際産業轉移和建設半島製造業基地的機遇,適時做出決策,由原來發展六大支柱産業調整為傾力發展機械汽車和電子資訊兩大龍頭産業,把支柱産業做大做強,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

 

在這個思想指導下,煙臺開發區重點加強了這兩個領域的招商引資力度。隨著通用汽車、JG手機等重量級項目的落戶,以及大宇挖掘機、首鋼電裝、正海電子等區內原有企業的快速發展,開發區的産業優勢真正形成,出現了集聚、集群效應。

 

在抓招商引資的同時,煙臺開發區加大了現有企業的培育力度。從抓核心企業規模擴張入手,重點圍繞整車及零部件、裝備機械及零部件、高技術電子資訊産品加工等領域,從資金、人才、政策等各個方面給予重點傾斜。近日,煙臺開發區在全區企業中設立了“牡丹花獎”,年度産值達到50億元的,管委授予企業“金花獎”,一次性獎勵企業法人代表50萬元,獎給企業純金獎盃一座。年度産值超過20億元和5億元的分別授予“銀花獎”和“銅花獎”,並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

 

 “陽光政府”打造環境品牌

 

2002年,投資2600萬美元的香港獨資企業瀛海電子公司從立項到註冊僅用了24小時。此事在港城引起不小的震動。如今,在開發區,一天時間註冊一個企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外商為何鍾愛煙臺開發區?投資商為何能在超乎想像的時間裏拿到批准證書?這是煙臺開發區實施“優化環境興區”戰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政務提速後出現的新氣象。

 

為建設“陽光政府”,開發區從2001年開始探索推行ISO9000國際政府貫標體系,著手規範文件的立、改、廢工作。連續幾年來轟轟烈烈的“環境建設年”系列活動,更對簡政提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經過前後二輪審批制度的改革,開發區建區以來的140多個規範性文件廢止80余件,砍掉了64%的審批事項,清理或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75項。另外,開發區還設立“綠色通道”和“馬上辦”辦公室,為外來投資企業解決困難。“企業有困難,請找‘馬上辦’”已經成為開發區的一句標誌性口號。“企業優先”、“讓投資者滿意”等理念已在開發區生根發芽。

 

為了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開發區還提出建設“生態型、園林式、現代化新城區”的目標。20年來,累計投入60億元,建成並投用了一批高檔次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配套已由傳統的“七通一平”、“九通一平”向精準化、專業化發展,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全國第三家進行城市資訊管線集約化的區域。在不斷提升硬體設施配套水準的同時,開發區更加注重人文、法治、生態等綜合投資環境的建設,將“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建設和諧高效生態城區”寫入環境方針,紮實推進生態工業園建設。現在,開發區已成為“中國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示範園區”,並榮獲“ISOI4000國家示範區”稱號,成為山東省首家獲此殊榮的區域。

 

20年風雨,20年奮進,20年圖強,煙臺開發區走過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黃海之濱,開發區那遠航的風帆已經鼓滿,正向著明天,劈波遠航。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