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環境

時間:2007-09-17 13:10   來源:

  濰坊市城區面積63.3平方公里。近幾年,公路、鐵路、港口、機場、郵電通信及城市供電、供水、供氣設施建設和生活、工業及商貿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生活環境已經形成。

  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近幾年,加快了公路主骨架、海陸空主通道、港站主樞紐建設,形成了海陸空三位一體化交通網路。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88.8公里,濟(南)青(島)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濰萊(陽)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實現了市縣一級公路聯接、縣縣二級公路連接。膠濟鐵路穿越全境,益羊、宅羊、青臨三條地方鐵路均已通車。現有港口三處,13個泊位,可直通天津、大連等地,年吞吐能力136萬噸,萬噸級濰坊港二期擴建工程已投入運營。濰坊機場一期工程已投入運作。現開通北京、上海、哈爾濱、廣州等17條航線。

  郵電通信相繼實現了電話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市內全部開通了國內、國際直撥電話,城鄉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68萬門,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40部左右。郵政金融電腦網、郵政綜合業務網和郵政運輸網已達到相當規模。總規模200萬千瓦的濰坊電廠一期工程 2x30萬千瓦機組的投入運營,使濰坊成為山東省電力最充裕的地區之一,全市大變電站擁有量、每人平均佔有變電容量以及繞路長度和每人平均供電量,均居山東省首位。  
 
  城市生活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城市道路新增1077萬平方米。現日供水能力達41萬噸,市區供水普及率達100%,用氣普及率達88%。經濟適用房(“安居工程”)建設成效顯著,每人平均居住面積達到15平方米。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達到220台(套),全年處理污水1.4億噸,設施運作率達到94%,工業廢氣、廢水處理率分別達到76.7%和92.5%,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72.2%。大氣和噪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鄉環境優美,林木覆蓋率達25%,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5%,每人平均佔有公共綠地近6平方米。 

  為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先後建立了一個國家級、八個省級開發區和一批外商投資加工區,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5家,高新技術産品已達380多種。國家級濰坊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已有5平方公里內實現“六通一平”,6平方公里內達到“四通一平”,進區建設項目達到90多項,總投資40億元: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已開工建設項目20多個,總投資5億多元;海洋化工高新技術開發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已達到年産原鹽200萬噸、純鹼80萬噸、溴素2萬噸的生産能力。積極鼓勵和支援設立海外窗口、辦企業,全市海外企業已達136家。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