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工程加速凸顯中國熱點城市房地産業“民生”意蘊

時間:2011-01-11 12: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2月25日電(記者葉鋒)“沒想到能買到這麼便宜的新房子。”年關,上海70多歲的退休工人夏勤誠的心情比往年都要愉快得多。他剛和老伴以不到市場價一半的價格購買了郊區一新建小區內一套47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很快,他們就將告別生活了20多年的8平方米的蝸居。

  “經濟適用房”是上海正大力推進的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品種之一。近年來,中國有不少城市像上海這樣,商品房房價高企,居民住房需求巨大。解決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居住困難成為中央及地方政府近年來著力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之一。

  在12月24日召開的上海市經濟工作會議上,上海市市長韓正重申了上海房地産業發展“三個為主”的原則和保障房工程“四位一體”的格局,前者即“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房為主”,後者則主要包含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以及動遷安置房這“四大品種”。

  記者從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上海各類保障房的“供應端”和“建設端”同時“發力”。供應方面,上海的廉租房已實現“應保盡保”,截至10月底已惠及73153戶家庭;經適房方面,截至今年10月底徐匯、閔行兩個試點區已有近1700戶家庭簽約購房,供應工作目前已在全市中心城區和有條件的郊區全面推開。建設方面,截至11月底,今年上海經適房已竣工175萬平方米、開工352萬平方米,動遷安置房已開工789萬平方米,預計全年將超額完成目標。

  土地方面,記者從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獲悉,今年上海住宅用地計劃供應1100公頃,其中保障房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比例不低於70%。截至11月30日,已供地1057公頃,其中僅保障房用地供應已達775公頃,全年任務也有望超額完成。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