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開幕會場凸現傳統特色 詮釋兩岸共同文化(圖)
 
 
  來源:      日期:2006-10-19 16:08

 

  

  開幕式現場

        台灣網10月19日消息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今天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獨特的佈置形式吸引了所有來賓的眼球。為此,記者採訪到了負責策劃佈置此次展覽會的廣告公司相關負責人。

        本次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會場佈置工作主要是由廈門契合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負責的。負責策劃本次開幕式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整個會場融入中國的傳統元素,包括中國傳統的對聯、燈籠,此外結合本次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的主題,凸現農業特色。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開幕式的左右兩邊都挂著中國傳統的對聯,用傳統代表吉祥的紅色來做對聯的底色,其中對聯的內容也以媽祖、神農為切入點。兩岸人民血濃于水,媽祖是兩岸人民友誼的紐帶和精神的支柱。他們不但把她視為航海保護神,而且把她作為年歲豐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徵,“年歲豐收”正是兩岸農業未來發展的真實寫照。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農耕文化的開拓者。他始作耒耜,播種五穀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兩岸同根同脈是中華,希望兩岸能夠繼承祖先的精神來發展兩岸農業。對聯是這樣寫到的:上聯“祖溯源仰媽祖慈顏桑梓棣棠逢盛會”,下聯“農為本奉神農遺澤茶糧花果共馨香”,橫批是“春犁秋榮”。

        除了對聯的獨特涵義,會場兩側還放了象徵豐收的籮筐,裏面擺放著氣球,設計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正和會場上頂端的氣球相呼應。隨著主席臺按鈕開通,頂上的氣球開始慢慢降落,代表“喜從天降”,象徵著兩岸農業的發展。籮筐裏的氣球開始緩緩上升,代表“大地飛鴿”象徵兩岸關係和平。更值得一提的是,主席臺上設置開放氣球的按鈕一開通,主席臺上原本分成兩端的的橋自然接通,代表著“兩岸三通”的開放。(謝曉萍/文  雲鵬/攝影)

會場對聯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