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專家:兩岸農業合作將更加深入便捷和務實
 
 
  來源:      日期:2006-10-23 15:20

 

        台灣網10月23日北京消息   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系列活動日前在海南和福建舉行,論壇形成的七項共同建議和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宣佈的大陸推動兩岸農業合作的20項新舉措,引發學界的普遍關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石正方認為,此次兩岸農業合作論壇議題專業,成果豐碩,對兩岸交流的各個方面都將産生積極的影響;今後兩岸農業合作將會更加深入、更加便捷、更加務實。

  兩岸農業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

  對於陳雲林主任受權宣佈的20項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新舉措,石正方認為,這不僅拓寬了兩岸農業貿易的種類,而且在兩岸農業的技術合作、臺灣農産品智慧財産權的保護、臺農臺商正當權益的維護等方面都給與了關注,提出了具體措施,大大拓展了兩岸農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她説,之前大陸出臺的一系列惠及臺農的措施,其核心是圍繞臺灣農産品貿易展開,比如開放臺灣農業、漁業、水果及蔬菜等方面的産品銷售大陸,並給予優惠和提供便捷服務。而此次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宣佈的4大項20類政策措施,合作範圍大大拓展。不僅包括臺灣農産品貿易和臺灣農産品銷售,並且對臺灣農企、臺灣農業組織來大陸投資,兩岸農業技術合作,臺灣農産品智慧財産權保護,臺農正當權益維護等方面也都給與了關注,特別突出了對臺灣農産品智慧財産權的保護。

  對在四川、重慶、上海等地增建臺灣農民創業園和農業合作試驗區,石正方認為,新設立的創業園和試驗區可以發展特色農業,有利於把兩岸農業合作的地域範圍向西部及更廣闊的方向擴展。

  石正方認為,這些變化表明,隨著兩岸農業交流的延伸,大陸方面對兩岸農業合作的關注點在變寬變深,凸顯出大陸對拓展兩岸農業合作領域所做的務實的努力。

  臺商投資註冊、土地使用、檢驗檢疫等方面更加便捷

  石正方認為,20條新舉措在三個方面為臺資農企和個人提供了便利和商機。

  第一,在投資註冊方面,20條新舉措中關於歡迎臺灣農業企業、農業組織到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投資,允許來從事農業合作項目的臺灣農民以“個體工商戶”身份註冊,與大陸公民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在土地使用方面,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的用地,給予臺商“優先使用權”。同等情況下投資用地,若是臺商來進行農業投資,要給與優先批復,政策支援。

  第三,在稅收、檢驗檢疫通關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給臺農和臺商提供便利和機會。

  大陸積極務實,兩岸農業合作前景樂觀 

  石正方説,此次兩岸農業合作論壇討論的議題不僅很專業,而且成果很豐碩。7項共識和20條新舉措的意義不限于兩岸農業合作交流,對兩岸其他方面的交流也將産生積極的影響。

  她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是必然趨勢。兩岸農業交流在雙方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由於臺灣當局的阻撓,兩岸農業交流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合作交流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

  石正方表示,大陸以發展兩岸同胞的福祉和願景為出發點,積極推動兩岸農業合作交流,並務實操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因此,兩岸農業交流以及兩岸經貿各個方面的交流的前景都是樂觀的,會不斷取得新的成果。(胡珊珊)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