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兩岸農業合作論壇開啟兩岸農業合作新里程
 
 
  來源:      日期:2006-10-18 15:33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 兩岸農業合作論壇17日在海南博鰲圓滿落幕,論壇所通過的共同建議以及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在論壇閉幕式上所宣佈的20項擴大和深化兩岸農業合作的新政策措施獲得了港澳臺輿論的高度評價,不少港澳臺報刊18日紛紛撰文指出,這些新的政策措施將開啟兩岸農業合作的新里程。

     澳門《華僑報》的報道指出,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去年4月就加強兩岸農業合作與發展、解決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等問題達成了共識,此次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充分體現了國共兩黨為認真落實這些共識所作的不懈努力。親民黨榮譽副主席鐘榮吉、新黨主席郁慕明率兩黨代表團參加論壇,也充分體現了共同促進兩岸經濟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極大誠意。可以相信,這次論壇標誌著兩岸農業合作開啟了互補互惠的新里程,必將對促進兩岸農業互利雙贏,增進兩岸同胞、特別是廣大農民的福祉,産生重要的積極作用。

     香港《東方日報》18日的報道表示,去年4月胡錦濤與連戰達成5項共識,大陸隨即開放部分臺灣農産品免稅進口;今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兩岸經貿論壇上,大陸又推出一系列惠及臺灣農業的優惠政策,此次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宣佈了保護臺灣農産品的智慧財産權等一系列新措施,使相關優惠更加具體全面,可謂“更上一層樓”。

     文章指出,曾經創造輝煌的臺灣農業,在島內市場飽和、出口市場萎縮以及進口産品涌入等因素的夾擊之下,近年來整體業績每況愈下。發揮近水樓臺優勢、開拓大陸廣闊市場,無疑是臺灣農業重振雄風的不二法門。民進黨當局對兩岸農業合作妄加阻撓,其實是由於擔憂臺灣農業依存大陸將不利其推行“臺獨”和延續執政。

     澳門《新華澳報》指出,作為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的成果,共同建議及四大類20項新政策措施,對於解決臺灣中南部農民的經營困難、促進大陸農業的開放發展等都將大有好處,將為兩岸農業合作走向雙贏鋪平道路,也將為兩岸農業合作交流向縱深發展提供一個新平臺。一個新的兩岸農業合作的熱潮,將進一步掀起。

     文章指出,按照國共兩黨原定計劃,兩岸農業合作論壇本應在臺灣舉行,但陳水扁當局卻出於割裂兩岸的需要,蠻橫拒絕大陸代表入境,還誣衊在臺灣地區舉辦“國共論壇”是“統戰陰謀”,這“更充分暴露了陳水扁當局是意識形態挂帥,一心只顧大搞‘正名制憲’、撕裂族群,而不顧經濟凋零、廣大民眾尤其是農民生活困頓的假民主、真專制,假進步、真倒退的真實面目”。

     18日出版的多家臺灣報紙均刊登文章,為20項新措施及共同建議叫好,尤其是保護正牌臺灣水果、保護臺灣農業智慧財産權等措施更屢屢被臺灣媒體的文章提及,它們期望這些有利兩岸農業合作向深入發展的新政策措施能早日取得具體成效,惠及兩岸農民兄弟。

(來源:新華網)

編輯:越翎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