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澳門日報:兩岸農業合作論壇 促進兩岸共同繁榮
 
 
  來源:      日期:2006-10-19 09:13

   

  台灣網10月18日消息 時值金秋,在寶島海南,拉開了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系列活動的序幕。《澳門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説,本次活動對於促進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維護兩岸同胞的利益與福祉,促進兩岸發展,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有著重要的意義。

  社論説,本屆論壇以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實現兩岸農業互利雙贏為主題,與會人士就加入WTO後兩岸農業合作面臨之機遇與挑戰、當前兩岸農業合作模式、兩岸農業合作發展之問題與對策等議題進行硏討。

  社論表示,19至20日將在福建廈門舉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曁項目推介會;展介會之後,部分臺灣團組還將分赴山東、廣東、廣西及在福建省內參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從本次活動的安排來看,活動是一次促進具體合作項目磨合落實的重要活動,非常務實。

  社論指出,加強兩岸農業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也是兩岸農民兄弟的共同心願。去年胡錦濤總書記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講話之後,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後來訪,胡錦濤總書記分別與他們進行了會談,就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問題達成了共識,其中包括加強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和解決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銷售問題。

  隨後,大陸出臺了一系列惠及臺灣農民的政策,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開始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今年四月,大陸方面又推出15項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而其中有7項涉及兩岸農業合作與交流。

  社論説,對於銷往大陸的臺灣産品,大陸給予了種種優惠與方便,對此,連戰榮譽主席提供了一組詳細數字。他説,今天臺灣的水果“零關稅”進入大陸增加到22項,蔬菜“零關稅”進大陸增加到11項。同時,增加了兩岸農業試驗區以及創業園,增加了臺灣水果盛産時緊急措施的採購團,開闢了“綠色通道”,方便臺灣農産品的運輸。凡此種種,都實際幫助了臺灣農民和農業。

  昨日,中臺辦主任陳雲林又宣佈了有關兩岸農業交流的4大類共20項新政策措施。包括歡迎臺灣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臺資農業企業和農民參與大陸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建設與發展,鼓勵和支援臺灣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與大陸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之間開展合作交流活動。

  社論分析説,許多措施特別受人矚目,例如,來園區從事農業合作項目的臺灣農民,可依照大陸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直接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這意味著他們將享有與大陸農民的同等待遇。大陸還通過簡化園區臺資農業企業項目的核準、企業的立項、稅務徵收、檢驗檢疫通關等手續,降低臺灣企業的運營成本,為臺灣農民提供理想的創業條件和環境。

  社論總結説,放眼兩岸農業,臺灣在農業科技、産銷體系、推廣運用等方面積累了可觀的經驗和成果,大陸則有豐沛優良的農地、水利資源以及廉價勞動力。這正好形成互補關係,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兩岸農業都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加強交流合作已是大勢所趨。(郭強)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