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臺報評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維護臺商權益必有幫助
 
 
  來源:      日期:2006-10-18 09:25

 

 
  中新網10月18日電 首屆兩岸農業合作論壇17日在海南博鰲閉幕。島內媒體對此次論壇非常關注,發表文章評價此次論壇應能施惠于臺灣農民,對今後維護臺商權益必有幫助。

  臺灣《中國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與會臺灣代表認為,大陸方面展現了維護臺灣農業企業在大陸權益的誠意和發展兩岸農業合作的決心,顯然是“玩真的”。

  文章並指出,會後達成的《共同建議》與惠臺新措施展現了大陸的誠意,島內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昌盛説,如今大陸在政策上做出承諾,有宣示作用,對今後維護臺商權益必有幫助。

  臺灣《聯合報》的文章指出,兩岸農業合作論壇昨天在海南博鰲開、閉幕,中臺辦主任陳雲林在閉幕式上宣佈大陸擴大和深化兩岸農業合作20項政策措施,重點是對兩岸農業合作項目提供融資協助,以及對臺灣農業智慧財産權的保護,保護正牌臺灣水果,維護臺灣農民權益。

  此外,文章也指出,大陸宣佈20項兩岸農業合作優惠政策,除了保護智慧財産權外,臺商是否真能因此獲利,吃到“貨真價實”的牛肉,有待觀察。

  臺灣《中華日報》的社論指出,兩岸農業合作論壇昨在海南博鰲登場,這項以“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實現農業互利雙贏”為主題的論壇,在配套活動─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推介會、臺灣代表考察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的效應下,可望在現有蔬果水産登陸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創兩岸農業雙贏利基。

  國共於今年四月間舉辦兩岸經貿論壇後,再度舉行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實為去年四月連胡會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所揭示的“進行農漁業合作,解決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之實踐。觀諸陸委會之於兩岸農業合作論壇聲稱,“凡是對臺灣農民有利的,政府都不會阻擋”,另一方面卻又表示,“兩岸農業問題,不是一個論壇就能解決”,説明陳水扁當局對兩岸農業合作論壇雖未予反制性的批判,卻抱持著事不關己的態度。

  文章説,扁當局應將農産品登陸導入風險管理,冀能就其利避其害;若依舊不能順勢而為、為民興利,原已深受鄙夷的扁當局必將更被人民唾棄。 
 
來源:中新網

編輯:芳翼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