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專訪陳武雄:臺灣果蔬“登陸”亟待解決三大問題
 
 
  來源:      日期:2006-05-14 14:20

 

 

  “大陸擴大開放臺灣農産品登陸,對臺灣農民是一大福音,不能以‘統戰’、‘小恩小惠’為由,輕忽其帶來的好處。同時,應儘快解決直航、品牌、檢疫三大問題。”

  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科技經濟組政策委員、臺灣前“農委會”副主委陳武雄近日在此間接受本社記者專訪,作上述表示。

  陳武雄指出,在去年開放的基礎上,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上月受權宣佈了惠及臺灣同胞的十五項政策措施,其中七項有關農漁業,包括對臺灣水果檢驗檢疫準入品種由十八種擴大到二十二種,首度開放十一種臺灣蔬菜準入並實行零關稅等。這不是短期措施,充分展現大陸方面的善意,對臺灣農民、農業有很大幫助,有利於紓緩WTO帶來的衝擊,並結構性解決臺灣“淺盤市場”的問題。

  水果登陸有無實際效果?陳武雄説,去年八月一日,大陸正式對原産臺灣地區的鳳梨、番荔枝等十五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在準備時間不寬裕、島內水果收成又不好的情況下,臺灣水果登陸額仍有不俗的成長。依據大陸方面的統計,二00五年,大陸自臺灣進口零關稅水果一千一百五十八噸,金額近一百五十六萬美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三,免稅額達人民幣一百八十萬元。而臺灣方面的統計也顯示,去年臺灣外銷大陸的水果,比前年成長了百分之一百八十。這些數字,客觀而清楚,不必去辯解。

  水果登陸,臺灣農民有無真正獲利?陳武雄拿出臺南縣玉井鄉農會的一份傳真件説,今年五一前後,玉井農會籌組了八種、計一萬四千多公斤水果登陸,其中包括新開放的柳橙、檸檬、哈密瓜,這三種水果在島內的市面價分別為每公斤十一元、九十元、三十七元(新台幣,下同),收購價則分別為十八元、一百元、四十二元。農民、果農有沒有受益,一目了然。實際上,面對水果登陸,廣大農民以樂見和掌聲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陳武雄直言,水果登陸還面對一些問題,比如價格偏高、品質參差不齊、冒牌貨充斥等。而迫切需要解決的,則是直航、品牌和檢驗檢疫三大問題。

  他説,水果有保鮮的內在需求,兩岸直航最能爭得時效。直航,還能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就貨櫃來説,目前一個集裝箱輾轉到大陸的運輸費用約為兩千美元,如能直航,估計運費減半、只需一千美元。

  品牌,是現代産品的生命線。陳武雄認為,去年連戰、宋楚瑜先生率團訪問大陸,臺灣水果聲名鵲起,但仍需作出努力,拓展正常化的購銷管道和快速通關能力,樹立在大陸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在這方面,臺南縣玉井農會註冊自己的品牌,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檢疫,是水果登陸的重要一環。陳武雄指出,大陸認可臺灣十三個商會發出的原産地證明,在實際運作上,已無障礙。但檢疫檢疫,尚有待臺灣有關部門作出正面回應,授權民間團體與大陸方面進行技術性協商,並配合島內各單位水果登陸案的檢疫工作。

  陳武雄特別提到,為幫助臺灣農民解決水果、蔬菜豐産時出現的銷售困難,大陸供銷總社等將視情況組成採購團來臺採購。這是一個新舉措。在這方面,國政研究基金會也有一個初步規劃,未來將與大陸方面建立一種溝通機制和平臺,隨時提供水果、蔬菜生産、價格等資訊;平時,就邀請大陸農業團體來臺到果蔬産地進行實地了解;而在生産過剩的年份,指定一個供貨單位,進行集貨、包裝,讓過剩水果能及時銷往大陸。(記者 董會峰 張量)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