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經營企業赴臺澄清情況 蟹商盼大閘蟹月底輸臺
 
 
  來源:      日期:2006-10-26 11:15

 

     臺“衛生署”10月18日宣稱大陸大閘蟹含有致癌物質,國家質檢總局21日發表聲明,表示今年以來,大陸大閘蟹出口量已經達到743噸,從沒發現品質問題。昆山市政府、兩岸生産和經銷大閘蟹的商家也表示,陽澄湖大閘蟹各項檢測結果均合格,歡迎臺灣相關部門到陽澄湖實地了解情況。

     對此,臺灣主管部門沒有對大陸的澄清做出回應,僅表示此後要以更嚴格的標準檢測大陸大閘蟹。大閘蟹何時能重返臺灣市場,成為眼下人們關注的問題。

     經營企業赴臺澄清情況

     江蘇昆山陽澄湖水産有限公司是此次“大閘蟹風波”中的當事企業,公司董事長劉忠23日飛赴臺灣,他表示,此行的目的是向臺灣民眾澄清有關陽澄湖大閘蟹的情況,向臺灣銷售陽澄湖大閘蟹的工作也將在本月底恢復。

     目前,儘管大閘蟹沒有品質衛生問題的事實已經基本澄清,但致癌傳聞已經對大閘蟹的品牌及銷售産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在臺灣嚴重滯銷。

     為了維護陽澄湖大閘蟹的聲譽,昆山市水産公司在事件發生後暫停向臺灣供應大閘蟹,並通過臺灣水産公司向臺灣衛生機構表示保留起訴權利。

     昆山巴城鎮蟹業餐飲協會正在著手邀請臺灣衛生檢疫專家到陽澄湖進行現場捕檢,以求徹底還大閘蟹一個清白。與此同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正組織下屬企業彙報經濟受損情況,評估這次事件對陽澄湖大閘蟹銷售情況的整體影響,協會會長楊維龍表示,具體統計數據將於近期公佈。

  大陸檢測報告獲國際認可

     針對業者打算在月底讓大閘蟹重新登臺,臺“衛生署”公佈新的檢驗辦法。“衛生署”表示,此後的輸臺大閘蟹,需接受逐批檢驗,而非從前的抽檢,而且必須附上大陸當地的檢驗證明。明年1月1日之後,更只有附上國際認證的證明文件才能放行,否則“絕對進不來”。

     臺“衛生署”24日在接受採訪時補充説,新檢測措施的重點在於:檢驗報告中需提供包括“硝基喃”在內的動物用藥的檢驗報告,沒有包含硝基喃這項檢驗的報告將不接受。

     對此,國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出口大閘蟹所附的檢驗檢疫局的檢驗報告其實就是臺灣方面所要求的“國際認證”。因為這些報告都有相關實驗室的認可,而這些實驗室的認可資格已被國際上廣泛承認。

     對於臺灣方面所要求的檢驗報告必須包括硝基喃的相關檢測項目這一點,質檢總局也已要求各檢驗檢疫局嚴格檢驗包括硝基喃在內的禁用藥物。

     百公斤大閘蟹順利出口美國

     陽澄湖大閘蟹可謂見慣風浪,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説,這幾年來,“毒蟹風波”幾乎每年刮一回,但查到最後要麼是張冠李戴,要麼子虛烏有,最終不了了之。

     2002年10月,陽澄湖大閘蟹遭遇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機,境外媒體報道産自陽澄湖的大閘蟹大部分含有氯黴素、土黴素等抗生素,這一消息在消費者中引起極大的恐慌,後來,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證實,大閘蟹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還是用事實説話。就在臺灣傳出“大閘蟹致癌”説後不久,蘇州太湖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日前有兩批共100公斤大閘蟹,經檢疫合格後順利出口到美國洛杉磯,這也是蘇州大閘蟹首次出口美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王 士)

編輯:越翎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