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頭
English
繁體
 
 
交通部新政讓霞浦臺灣水産品中心迎來及時雨
 
 
  來源:      日期:2007-04-03 10:31

 

  長期以來,挂著方便旗的臺灣遠洋捕撈運輸船無法進入二類口岸三沙港交易,這一歷史將被改寫。日前,交通部正式函覆福建省口岸與海防辦,同意國際航行船舶臨時進靠三沙港區作業。這標誌著三沙港區對外開放又邁出關鍵一步,兩岸經貿往來必將進一步加強。

  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建設去年6月啟動以來,霞浦縣在外拓宣傳招商和政策支援空間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三沙古鎮港開闢並啟用了年交易量可達20萬噸的臺灣水産品“零關稅”進口先行先試區,但工作一度受到資金、政策方面的困擾。比如説,由於三沙港屬於二類口岸,不能進靠外籍船舶,而絕大部分臺灣遠洋捕撈運輸船均屬挂方便旗的船舶,大批量臺灣自捕魚水産品因此無法進港交易,致使臺灣水産品進港交易的規模一直上不去。針對這一問題,在各方協同努力下,省海洋與漁業局、省檢驗檢疫局、省經貿委等相關部門分別出臺了數十項措施,在政策上開“綠燈”。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寧德支行承諾提供信貸支援,以推動集散中心建設。

  此次交通部的函覆,猶如一場及時雨,為大批量臺灣自捕魚水産品進入三沙港區交易掃清了政策性障礙,大大增強了海峽兩岸知名財團前來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投資興業的信心。日前,臺商創辦的福建三泰海洋開發公司與集散中心簽訂了合作投資2.1億元的水産品加工、冷藏項目。上海友擇諮詢有限公司、上海同川水産品市場和臺資新岱(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組團前來集散中心進行實地考察後,正共同謀劃在三沙投資建設水産品市場,對接上海批發市場,為上海提供充裕的水産品貨源。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妮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