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加強贛臺經貿合作 成為臺商企業“投資福地”
 
  來源:澳門商報      日期:2008-09-21 08:39

 
 

 

中共中央委員、中共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在南昌會見臺灣泰豐輪胎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紹進先生

  9月3日-8日,記者受’2008贛臺(南昌)經貿合作研討會組委會的邀請,參加 “臺商在贛”集中採訪活動,一同參加採訪媒體有新華社、中國新聞社、江西日報、江西衛視、江西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江西網及部分香港媒體。

  江西臺商對政府滿意

  記者團相繼對景德鎮市、九江市、上高縣、新餘市、南昌市部分臺商企業進行實地採訪,並對投資江西後政府對企業的政策支援與困難解決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臺企法人告訴記者,江西省委省政府、省臺辦,企業所在地政府及臺辦領導對企業都十分關心,對我們臺商在工作和生活上出現的實際困難逐一抓落實解決。景德鎮東璟陶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臺商吳修安説,為了方便我們在景德鎮工作的臺灣同胞辦理一年以上大陸居留簽注所需辦理的健康驗證證明,景德鎮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景德鎮臺辦聯合向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申請,派特種作業車和專業人員到景德鎮來為我們做健康體檢,檢驗檢疫機構到府為我們做健康體檢,為我們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免去了很多麻煩,在當地生活提供了便利;旺旺公司江西總廠副總廠長、臺商莊進東説,我在臺灣開集團會議時,一致認可在江西的投資設廠是對的,政府從來不拉我臺商的電閘,相比公司在其他省份總廠,有時會因拉閘影響生産和工作安排,故總部經常會追加我總廠的生産計劃,並追加在江西的投資;寶成國際集團上高裕盛工業有限公司副協理蕭啟三説,當地勞動部門得知臺企因生産規模大急需普工的資訊後,主動在各地為我企業招聘並輸送員工;江西升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臺商彭金龍説,去了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考察,我之所以選擇在江西投資,是因為在中國大陸語言相通,物流、勞動力成本等方面企業成本低於沿海,加上江西省委省政府、新餘市委市政府、新餘市經濟開發區等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所以,我投資落戶在江西,主要集研發、製造、銷售新能源太陽能電池為一體的獨資生産企業,佔地五百多畝,初期公司註冊資金2980萬美元,項目總投資5000萬美元,公司與國內外多家原料供應商、太陽能模組製造公司強強聯手,自成立以來已陸續接到不少訂單,公司計劃在3年後達到1200MW産能,實現銷售額30億美元,躋身“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供應商”,此外,公司還將利用所掌握的尖端科技,涉足太陽能發電領域,建設太陽能發電廠,目前,各項工作進展迅速,工程建設已經開始地面部分施工,預計在2009年一季度正式投産,立志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産供應商”。

  中共中央委員、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新雄(右二),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淩成興(右一),副省長洪禮和(左一)就升陽光電1200MW太陽能電池項目工程建設進行現場考察指導,升陽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彭金龍先生(左二)現場彙報施工進度。

  千余臺商將參加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

  9月2日,記者在2008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2008年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將於9月21—26日在南昌市召開。這屆研討會仍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江西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預計今年“研討會”規模約1800人,其中臺商1000余人,各設區市、省直有關單位參會人員預計800人,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新黨主席郁慕明等臺灣知名人士也已明確表達參會意願,臺灣島內知名人士和臺商對本屆“研討會”做出了積極響應,臺灣工商協進會、工業總會、電電工會、商業總會、中小企業協會等工商團體及沿海發達地區臺商協會的參會熱情很高,大多數商會、財團的主要負責人將率團參會。

  本屆“研討會”將突出抓好光伏産業、國有企業改革(重點推介銅、鎢、稀土、汽車配件産業)、農業(重點推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旅遊(重點推介旅遊賓招基礎設施)、工業園區(重點推介臺灣工業園、臺商創業園和LED産業園)五個産業專題招商推介會。這五大産業是在兼顧江西省原有電子、製鞋等産業的基礎上,針對目前江西省産業發展現狀及臺資産業轉型升級的實際情況,突出江西省當前改革開放重點發展的産業領域提出的。

  記者採訪江西省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閻鋼軍關於江西為何成為臺商投資熱土時,他説,首先,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對臺經貿交流工作,今年8月省委蘇書記就我省領導幹部赴臺招商作了專門批示,省政府吳省長高位推動,親自打電話邀請客商參會,省領導的親歷親為為我省做好吸引臺資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二是我們有地緣優勢。我省是全國唯一一個與長三角、珠三角和閩東南三角區都毗鄰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戰略性地位和樞紐性區位的獨特優勢;三是人緣優勢。江西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互補性強,發展經貿合作具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四是品牌優勢。五屆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提高了我省在臺灣和境外的知名度,為我們今後吸引臺資建立了較為廣泛、良好的人脈關係。本屆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我們將在“研討會”開幕式上,國臺辦將與江西省政府聯合授牌,同時,江西省政府還將在本屆“研討會”上授予15家臺資企業為“2007年度江西省突出貢獻臺資企業”稱號;聘請贛臺經貿合作諮詢顧問。我們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屆“研討會”一定能辦出特色,辦出實效,取得圓滿成功,必將推動贛臺兩地的合作交流,實現“研討會”的品牌效應和實際效果雙豐收;五是資源優勢。江西有充足的水、電、土地、勞動力等生産要素,並且綜合成本遠遠低於沿海發達地區,同時還享有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政策及其他各項優惠政策的有力支援,特別是很多在沿海打工的熟練工、技術工出現回流現象。
江西省先後出臺了《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辦法》和《關於贛臺農業科技合作的意見》等法規和文件,各設區市和部分縣區也出臺了鼓勵臺商投資的相關優惠政策,使得臺商投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今年8月開始至年底,由省人大再次組織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和《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辦法》的執法檢查,積極營造良好投資經營環境,切實保護臺商合法權益。全省臺辦領導經常走訪台資企業,主動了解掌握臺資企業在生産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全心全意為之排憂解難。省臺辦決定今年在全省臺辦系統深入開展“臺商服務年”活動,積極探索為臺商服務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把服務台商工作切實落到實處。

  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在島內及海外均具有較大的知名度,每屆研討會都吸引了一大批在島內有影響力的臺灣工商屆大佬前來參會,進而帶動了一大批臺資落戶江西,臺灣遠東集團、統一集團、東元電機、寶成集團等十二家臺灣“百大”企業已在江西投資。

江西省臺辦主任閻鋼軍(右二)在臺資企業調研

  贛臺經貿研討成為兩地溝通橋梁

  江西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切實加大對臺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贛臺經貿交流合作取得明顯成績,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以大開放為主戰略,以工業化為核心,以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強動力,圍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積極“對接長珠閩、聯結港澳臺、融入全球化”,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産業化和資訊化,“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全省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已建成功能完善的工業園區97個,落戶工業園區的企業已達8000余家,美國福特、沃爾瑪、肯得基,日本東芝、鈴木、友利電,荷蘭RDM,德國賓士中客,還有臺灣東元電機、遠東集團、統一集團、泰豐輪胎、旺旺等眾多知名企業紛紛落戶江西。統計顯示,江西實際利用外資連續4年保持中部地區領先;出口增幅居中部第一,全國第二。開放型經濟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一半,開放型經濟投資佔全社會投資比重的54.2%,為全省財政提供收入172億元,佔財政總收入的33.2%,為全省新增就業23萬人,佔全省新增就業的51.7%。

  2007新引進合同臺資項目176個,合同臺資額20.67億美元,同比增長118%,實際進資6.41億美元。截至2008年一季度,江西省累計引進合同臺資項目2222個,合同臺資額79.6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30.69億美元。江西省利用臺資額佔全省利用外資總額的23.6%,居江西吸引境外投資的第二位,在中西部地區名列前茅,江西已經成為臺商投資的新熱點。

 
 
 

-------------------------------------------------------------------------------------------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