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通” 福建先行先試 走出海西特色發展之路

時間:2008-12-26 0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歷史將記住這非同尋常的日子。

  12月15日,出生在臺灣的81歲的鄭堅老先生在兩岸直接通郵儀式上從大陸投寄出寄往臺灣的家書;

  同一天上午10時許,福建10艘船舶分別從福州港、廈門港、泉州港開往高雄港、基隆港、臺北港、臺中港、安平港;

  18日中午12時40分,由廈門航空公司執飛的MF883航班從福州長樂機場滿載起飛,首航臺北松山機場。

  12月20日,廈門到臺中的首航直飛航班起飛。

  這,僅僅是兩岸“三通”的一個“分號”、一個縮影;隨著時間的推移,福建“先行先試”的優勢將會更加全面地體現。

  “一日生活圈”成為現實

  福建是臺胞的祖籍地,有80%的臺胞祖籍地在閩。自今年6月底“小三通”擴大對象、7月4日兩岸週末包機正式實施後,臺胞入閩人數顯著增長,7月份達6.9萬人次,比增20.2%。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的國際航空港。18日,隨著福州至臺北首航班機的起飛,福建省124名首發團遊客開始了他們為期8天的赴臺旅遊。首發團旅遊線路價格為7380元,包括遊覽臺北故宮博物院、101大樓、日月潭、阿里山、赤嵌樓、墾丁、花蓮、臺北等著名景點。直航後,福州遊客不用再到廈門轉道赴臺,路上行程和時間縮短,遊客遊玩的時間更加充足。

  福建省旅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福州至臺北直航後,福州遊客遊臺灣熱情高漲,該公司12月25日的發團報名已經爆滿。

  “早上在臺北吃早餐、中午在廈門開會、晚上再回臺北吃晚餐已不再是夢想。”廈門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興奮地表示。直航航班大大節約臺胞轉機香港、澳門往返臺灣的時間和費用,同時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提供旅行的快捷和便利,“兩岸一日生活圈”成為現實。

  海上直航:省時更省錢

  海運直航意味從臺灣運來的海鮮、水果、花卉,當日就可以抵達福建,並且快速進入內陸城市;有兩岸牌照的臺灣私人轎車,上岸後可在閩行駛;網上購得的臺灣商品,也能在三四天內到達……

  12月15日,大陸多舉行海上直航首航儀式,與臺灣僅一水之隔的福建,在這次首航中顯得舉足輕重:福州港有4艘貨輪首發,直航臺灣高雄、基隆、臺北;廈門有4艘貨輪從廈門港出發,直航臺灣高雄、臺中、基隆;泉州也有兩艘貨輪直航臺灣臺北、安平。福建參與首航的船舶佔兩岸首航船舶的50%。

  廈門港與臺中港距離僅140海裏。兩岸直航,將使廈門港從真正意義上成為直航臺灣航程最短、時間最短、成本最低的大陸港口。

  12月10日,兩岸業者簽訂協議,大陸分批採購臺灣柳橙1200噸。幾天后,隨著臺灣首航船舶“明春輪”抵達廈門港,首批5個貨櫃的108噸新鮮臺灣柳橙,很快在內陸大中型城市的超市裏出售。首批直航的臺灣水果,海上運輸時間僅為十多個小時。

  談到海上直航的好處,海峽兩岸航運交通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李鳳岐以臺灣台塑公司為例説,目前台塑高達60%的産品要運往大陸,過去這些貨物都要繞航第三地才到大陸。海運直航後,台塑每年可省下10多億元新台幣。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在大陸63個海河港口中,與臺灣各主要港口的距離最近。福建省副省長張志南表示,閩臺港口群正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福建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建設進度,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以一流的港口、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服務,使福建在兩岸“三通”格局中成為中西部地區與臺灣對接的轉机樞紐和綜合通道。

  直接通郵:福州轉机地位凸顯

  1983年春節前,新華社的一篇報道中曾這樣寫著:“戰士手牽氣球,姑娘推著竹筏、橡皮船,把一袋袋節日禮品,一封封思念親人的書信,送上藍天,放入碧海,給臺灣同胞寄去大陸人民的一片深情……”

  據説,“海漂傳書”是當年福建省晉江縣圍頭半島塘東村漁民的“發明”。這個村與金門島田埔村一水相連,近在咫尺。然而,人為的分隔讓兩村村民只能遙遙相望。上世紀50年代,福建沿海第一個海漂站就在這裡誕生。

  從1989年6月起,海峽兩岸郵件業務開始了長達近20年的轉運通郵。

  現在,隨著飛機直航、海運直航的實現,福建省函件、包裹及特快郵件可通過福州、廈門兩地直送臺北,全國水陸路郵件暫時全部由福州市郵政局統一處理,通過海運直接送達臺灣基隆。

  直接通郵不但節省了郵遞費用和時間,還增加了以往兩岸郵政合作未曾涉及的郵政包裹、特快專遞以及郵政匯兌等業務。福建省郵政總公司副總經理黃建計説,以兩岸特快專遞郵件為例,直接通郵後,文件、物品郵件價格降至每500克90至130元人民幣,郵費比以前低了一半左右。

  作為全國唯一的臺灣水陸路總包的互換局,福州市郵政局為保證兩岸通郵順暢,將在現有長樂機場郵政航運站附近徵地,積極籌建海西郵件總包處理中心,作為兩岸總包郵件交換處理、特快郵件、國際包裹處理場所,並在福州東部新城區域內建設兩岸物流配送處理中心,作為閩臺郵件處理的基地。

  “先行先試”實施海西發展戰略的福建,在常態化“三通”後,將繼續發揮海西主體省份的優勢,溝通兩岸,彰顯特色,加快發展,走出一條極具海西特色的發展之路。(本報記者 章文秀)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