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通 臺著名詩人賦詩

時間:2008-12-12 17:50   來源:中新網

臺灣著名詩人林恭祖老先生

  中新網龍遊11月7日電(記者 柴燕菲)“雖是小三通,鄉心帶海風。鷗從波面起,人即白頭翁。”今天在浙江龍遊舉行的海內外詩人“中國龍遊石窟行”詩詞大會上,八十二歲的世界漢詩協會榮譽會長兼臺灣分會會長林恭祖老先生現場吟唱了這首《三通有感》,表達對兩岸統一的強烈願望及對“兩岸三通”終實現的興奮。

  “兩岸三通是大勢所趨,六十載的等待終於變成現實了。”話説此,林恭祖老先生不禁眼含淚水、聲音哽咽。據悉,祖籍福建莆田仙遊的林恭祖老先生於一九四八年從莆田第一中學畢業考進了臺灣大學文學藝術院。第二年,兩岸對峙,音訊全無。至此六十載的等待只希望兩岸能夠近距離交往,儘早和平統一。

  海峽兩岸地緣相連、血緣相親、語言相近、文緣相承、詩緣相續。人在異鄉,思鄉情濃。詩言志,一九八二年除夕,林恭祖遙望海峽,有感而發:“今夜無眠非守歲,天涯無客不思歸”(《春節懷大陸》),表達對兩岸統一的強烈願望及對故鄉親人的綿綿思念。

  林恭祖老先生告訴記者,此詩在大陸發表之後,在兩岸三地引起反響。家鄉莆田仙遊縣的詩人王文淡、郭清梁、郭清岑紛紛作詩應和,無奈不能及時寄到臺灣;廣東陸豐縣的陳章則輾轉香港中文大學把應和詩及時送達。收到應和詩之後,他激動不已,更堅定了以詩歌的熱情來融化兩岸對峙堅冰的信心。

  “只有兩岸民間文化不斷近距離地交流,才能不斷增進兩岸文化的融合,從而一同為中華文化的發揚光大做出貢獻。”林恭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已經八十二歲的高齡了,雖然自己得了青光眼,雖然他夫人強烈反對,但他還是要來到浙江龍遊,與海內外詩人一起共賦神州美。“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在龍遊過的地方,賞風景、觀民風、敘友情、結詩緣。既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又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

  “我相信兩岸三通之後,我們兩岸交流將越來越密切。”林恭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兩岸和平統一,兩岸人民不再深受思鄉之煎熬。(完)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