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泉臺合作天地寬

時間:2008-12-12 17:06   來源:泉州晚報

9月6日—8日,首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採購訂貨會在閩臺農産品市場舉行,一名臺商在推介産品。

   2007年9月28日,福建居民赴澎湖遊,泉州首發團起程,本報記者全程隨同採訪

   2007年5月7日,由澎湖縣旅遊發展協會組織的澎湖赴閩旅遊首發團一行

  引言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4日下午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和《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四項協議。這宣告兩岸同胞盼望已久的兩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郵即將變成現實。

  泉州位於對臺的前沿地帶,兩岸“三通”時代開啟,將帶來泉臺更緊密的合作,創造雙贏未來。

  對臺開放的港口中——

  泉州肖厝兩口岸貨運潛力無限

  本報訊(記者陳淑華實習生黃玉嬌)“往來將更便捷!”得知泉州、肖厝兩口岸被列入直航的48個港口行列中,福建省閩臺農産品交易市場王董事長高興地説。

  據了解,泉州、肖厝兩口岸包含深滬、石井、後渚、肖厝等碼頭群,但目前與海峽對岸有直接往來的只有石井碼頭,以後,將有更多碼頭加入到直航的行列中。

  泉州、肖厝兩口岸被列入直航的48個海港行列中,意味著除石井碼頭外,深滬、石湖、後渚、圍頭等其他隸屬於泉州口岸的碼頭,沙碼、福煉油、泰山石碼等隸屬於肖厝口岸的碼頭,也可能告別對台貿易的零紀錄,迎來潛力無限的對臺貨運往來。

  兩岸港口相互開放後,零配件、原輔材料、農産品、水産品將是我市海港對台貿易的主要種類。受訪中,不少泉州企業表示,正在密切關注有關方面公佈能夠直航的貨物類型。

  地處石獅永寧鎮的石獅海星食品有限公司前不久剛與臺商簽訂合作協議,以魚為原料,加工出口日本的柴花魚片。“加工過程就是將魚刨成比紙片還薄的魚片,所需的十台機臺需從臺灣進口,之後也需要陸續從臺灣進口零配件。”該公司的高總經理認為,兩岸港口相互開放後,公司的機臺可從臺灣直接運輸至泉州,不需要經過香港轉机,將大幅度節省成本。

  福建省閩臺農産品交易市場王董事長認為,在直航的48個港口中,我省的港口與臺灣距離最近,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最適合兩地的農産品、水産品貿易往來。他説,一個可儲存1.8萬噸的冷庫月底可完工,閩臺市場所依託的石井碼頭正在爭取進入首批直航臺灣本島的行列中。

  泉金航線迎來更大機遇

  本報訊(記者陳淑華實習生黃玉嬌)“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的進一步開放,將促進赴臺旅遊市場的開發。針對不同目標群體的泉金航線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經營泉金航線的泉州中遠金欣海運有限公司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

  石井碼頭位於南安市石井鎮,與金門島相距僅七海裏,離臺灣臺中港九十四海裏。為滿足金門、馬祖、澎湖民眾的迫切需要,2006年年底,石井碼頭被正式批准為對臺通航口岸。從此,核定載客248人的“泉州”客輪每天往返金門和泉州各兩個航次。

  今年以來,泉金航線運送臺灣旅客數量激增。1至10月份,共運送旅客52633人次,比去年同期的39427人次增加13206人次,遊客主要是泉州地區的群眾,及部分臺胞。泉州中遠金欣海運有限公司的小孫説,此次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進一步開放後,赴臺旅遊的市場將更加成熟。泉金航線針對的目標群體是赴金門、馬祖、澎湖的遊客,受日趨成熟的赴臺旅遊市場輻射,泉金航線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據悉,針對今年以來客流量增長的情況,泉州南安海事等各相關部門進一步強化了對船舶公司、船舶和船員的安全監管,出動海巡艇為泉金直航客輪護航,確保航行安全。

  物流時間縮短産業經濟受益

  農業旅遊物流電子石化紡織等都將贏得更多機會

  本報訊(記者林綠波葉舒雯)未來,兩岸“三通”的實現將大大縮短物流時間,泉臺合作的農業、旅遊、物流、電子、石化、紡織等都將贏得更多機會。

  在泉州師院陳守仁工商資訊學院院長歐陽鐘輝看來,“三通”這一利好首先提高的是泉臺間的産品競爭力。一般對臺的物流運輸主要是通過海運和空運。以集裝箱運輸為例,部分通過海路運往臺灣的貨物,“三通”前要繞道第三方港口,辦理手續後方能運至臺灣,需花費高昂的物流成本。未來,隨著海運、空運直航的出現,製造業和物流業的互動一方面將減少不少物流費用,産品的價格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時間的縮短,將讓類似水果、蔬菜及其他農副産品保鮮更容易。

  就産業而言,泉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和會主席朱學群表示,泉臺貨物流通將直接促進港口和物流業的進步,另外,泉臺間已經具備了一定基礎的紡織鞋服、石化、光機電、旅遊等行業,“三通”將讓這些産業交流互動更便利。未來,還有許多領域值得探討,例如風能開發、環保、金融、教育合作等都可能受“三通”的恩惠。

  致力打造臺資聚集區的泉州,吸引臺商的能力無疑將變得更強。有的臺灣朋友説,“以前沒有週末包機,對臺商來説,是‘季公’;有了週末包機後,是‘周公’;‘三通’之後,就是一日生活圈。”屆時,從泉州出發到廈門機場乘飛機赴臺,全程不過兩三個小時。可以早上在臺灣的家裏吃早餐,然後上午坐包機到福建開會,接著坐下午的包機返回臺灣的家中。這樣既可以在臺灣生活,又可以方便照顧到在大陸的工廠。

  往返“長跑”變“短跑”臺商來泉投資熱情提高

  本報訊(記者陳智勇)“時間縮短,價錢降低。”臺商翁萬寶説,兩岸“三通”對於泉臺兩地頻繁往返的臺商好處多多。

  翁萬寶是較早來泉投資的臺商之一,他上個世紀末就來泉州投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他平均每個月都要往返泉州和臺灣一次。最初行程十分不便,每次都是一大早從臺灣乘飛機到香港或澳門,再轉機到廈門,隨後乘汽車來泉,幾經週折,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每次往返都十分不便。泉金航線開通後,他可以從石井乘船到金門,然後再乘飛機到臺灣本島,路途縮短了許多,手續也便捷不少,費用只需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現在兩岸即將實現“三通”,在泉投資的臺商今後兩地來回跑時所耗費的時間更短,費用更少。

  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鄭建良是第一批來泉投資的臺商,見證了臺商在泉州的發展歷程。他説,此次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空運協議》等四項協議,這是在泉投資的臺商盼望已久的大喜事。現在有不少臺商在泉州投資生活近二十年了,這裡的生活環境與臺灣極為相似,相同的語言、習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商聚集在這裡,以前困擾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兩地往返的不便,現在兩岸“三通”在即,將進一步提升臺商來泉投資的熱情。

  “兩岸‘三通’後,不僅為兩地人員來往帶來方便,貨物運輸也將更加便捷,此次簽署的四項協議具體實施辦法出臺後,也將推動海峽兩岸的經貿往來。”市臺辦經濟科科長、市臺資企業協會秘書長林敏説,近年來,我市極力打造臺資聚集區,出臺了《關於鼓勵臺商投資的若干意見》,臺商在泉州投資創業可享受地價優惠、稅費減免、子女上學優惠等多項優待,吸引了大批臺商前來投資興業。此次利好消息傳出後將推動海峽兩岸的經貿交流,泉臺經貿合作也將迎來新的機遇,我市將繼續推出扶持措施,提升投資軟環境,為臺商來泉投資提供更好的投資環境。

  泉臺郵件往來 時間縮短郵費降低

  本報訊(記者曾聰虹)兩岸簽署的《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將於40天內生效。屆時,包括平常、掛號函件、包裹、特快專遞等在內的郵件,都將實現直接通郵。

  現在泉州與臺灣之間的郵件往來,一般是通過“兩門”、“兩馬”渠道送達,有時也通過香港轉運。“兩門”渠道即泉州郵政部門將郵件送至廈門郵件處理中心,然後通過廈金航線送至金門,再由臺灣的民間快遞公司送達。“兩馬”渠道即從泉州將郵件送至福州馬尾郵件處理中心,通過馬尾—馬祖航線送至馬祖,再由臺灣的民間快遞公司送達。郵件需要四五天的時間才能送達。如果通過香港轉運,時間更長,費用更高。

  市郵政局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兩岸若實現直接通郵,郵件通關程式將簡化,將會縮短郵寄時間,減少郵寄成本,從而降低郵寄費用。具體細節將由國家郵政局制定,目前市郵政局還沒有接到有關通知。

  空中直航可省一半時間

  赴臺機票有望降價

  本報訊(記者林綠波)“價格更低、時間更短的空中走廊將是兩岸民眾的福音”,《海峽兩岸空運協議》的簽訂,引來不少航空業者的一片叫好。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大陸至臺灣地區航線有望成為大陸航空業市場最大、且盈利能力最強的航線之一。

  在協議簽訂前,從福建飛臺灣的飛機均需經過香港才能繞飛到臺灣。廈門航空駐泉州辦事處余經理表示,直航後,從福州、廈門直飛臺灣航程不到200公里,僅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相比繞道香港,至少能省下一半時間。

  飛行時間的減少將省下一筆可觀的燃油費,而全國臺商、遊客的選擇範圍擴大到21個航點、每週108個航班,航空公司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這兩大因素有望拉低兩岸往來的機票價格。

  泉臺旅遊前景廣闊

  本報訊(記者吳澤華)《海峽兩岸空運協議》使泉州旅遊業界看到了泉臺旅遊交流的廣闊前景。

  泉州中旅總經理周曉明、建發國旅泉州分社總經理楊巍等認為,日後,兩岸在空運業務上將實現“截彎取直”,“兩岸直航將大大節省旅行時間,包機航點、班次的增加也使遊客對出遊計劃的選擇空間更大。”

  他們認為,我省又增加了福州作為客運包機航點,使泉州市民的出行路徑更多、也更靈活,“隨著包機航班常態化,機票的價格將有所調整,市民赴臺遊的旅遊成本必將呈下降趨勢”。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