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字號:
南昌連續四年成為臺商“極力推薦城市”

  時間:2007-08-28 23:05    來源:中國江西新聞網     
 
    8月23日,臺灣權威評估機構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公佈“2007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8月27日,記者從南昌市委臺辦了解到,南昌已經連續4年入選臺商“極力推薦城市”排行榜,這也是唯一入選的中部省會城市。

  報告分析:

  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是臺灣地區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會組織之一,擁有4000多家會員。由該公會公佈的祖國大陸城市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一直受到臺灣企業的高度重視。目前,列入評估的城市和地區已由2003年的54個上升到2007年的88個。

  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調查對像是赴內地投資的臺灣企業母公司,2007年調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565份。按照調查標準,每個地區至少有15份涉及當地答卷才被列入評估之列。根據投資環境、投資風險、城市競爭力和臺商推薦程度等指標,88個城市和地區會被評為21個“極力推薦城市”、27個“值得推薦城市”、26個“勉予推薦城市”、14個“暫不推薦城市”。

  在這份調查報告中,蘇州工業區、蘇州昆山、杭州蕭山的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位居88個城市和地區的前3位。21個“極力推薦城市”中,還包括南昌、成都、青島、大連、杭州、揚州等城市。從總體排名看,南昌城市綜合實力評分排名第9位,但南昌是中部地區唯一進入“極力推薦”行列的城市,而且是連續4年入選。

  在報告各項指標中,南昌被評為前10位投資風險最小的內地城市(列第5位)和前10位投資環境最優的內地城市(列第9位)。此外,今年的調查還提出了“自主創新”“智慧財産權保護”等10項10優城市供廠商參考。其中,當地臺商享受政府自主創新獎勵程度最豐前10優城市、當地政府對臺商智慧財産權保護前10優城市中,南昌都排名第5位。

  入選原因:招商引資:臺資加速進南昌

  南昌的招商引資,可以用“馬不停蹄”來形容。南昌市委、市政府對對臺招商引資十分重視,相繼舉辦了多場以臺商為主體的大型招商引資會議,全年由各縣區、開發區、新區牽頭,每月連續舉辦多場招商引資推介會。

  今年4月,市臺辦專門舉辦“南昌市與臺灣企業赴昌參訪團交流洽談會”。南昌小分隊招商也是馬不停蹄。市臺辦去年就派出20批招商小分隊,北上京津,南下粵港,今年又有10余批小分隊已經出發,奔赴各地招商。

  隨著招商活動的推進,近年來臺資進入南昌的速度加快,2005年臺資項目的註冊資本總額為9300萬美元,2006年為3.01億美元,2007年上半年為3.1億美元。據統計,目前已有428家臺資企業在南昌市投資,臺資項目總投資額達18.35億美元。

  服務意識:重招商更重安商護商

  據市臺辦負責人分析,我市連續4年入選臺商“極力推薦城市”,與南昌不僅重視對臺商的招商引資,更重視招商與服務相結合密不可分。我市實施的招商、安商、扶商、護商、等一系列舉措,贏得了臺商們的普遍讚譽。

  在2005年赴昆山招商會上,為吸引更多臺商投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余欣榮代表市委、市政府鄭重向到會臺商作出四項承諾,得到臺商高度評價。2005年8月,南昌市出臺頒布了《南昌市人民政府關於鼓勵臺商在昌投資的實施意見》,對臺商在南昌創建臺企工業園、投資高新技術産業、投資重大項目及為在昌臺商在居住、醫療、子女教育、生活等方面提供各項優質服務四個方面制定了明確詳細的實施細則,此舉贏得了臺商一致好評。

  為方便臺商在南昌工作、生活、投資,南昌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南昌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精心編寫了《臺商在昌生活寶典》,“寶典”包括交通出行、市場購物、生活事務、文教衛生、公共服務、商務指南、投資服務、政策法規等,成為臺商在南昌的好幫手。

  “五為”理念:臺商感受南昌優勢

  廣盛電子南昌有限公司是臺商獨資企業,專業生産電源供應器鍵盤、變壓器等電腦配套産品,主要客戶有DELL、COMPAQ、IBM、HP、ASUS等世界知名電腦企業。廣盛電子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公司是去年5月份簽約的,6月中下旬開始試投産,7月下旬就出貨了,目前已實現銷售收入1400萬美元。”

  目前,臺資電子資訊類項目進資佔到同期所引進臺資項目總數的65%,我市已經有臺資電子資訊類企業20多家,形成了涵蓋微電子、電腦、軟體開發、電子産品銷售等多個行業的臺資電子資訊産業體系。

  臺資企業在昌落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南昌政府部門熱心誠摯的服務及快捷高效的辦事效率。2003年以來,我市在各級機關相繼開展了“服務年”、“作風年”、“效能年”、“落實年”活動。2004年起實施的《南昌市優化投資環境條例》,成為我國首部優化投資環境的地方性法規。先後組織四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使南昌成為全國保留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城市之一。

  在“四最”品牌的打造中,以“客商為貴、誠信為本、效益為重、配套為要、回報為先”的“五為”理念的提出,更讓投資的客商們感到這座城市的管理者服務發展的真誠之心。

  硬體設施: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南昌硬環境的改善,也是吸引外資的魅力所在。輻射周邊省會城市的“快速通道網路”建設加快,使市內“半小時經濟圈”與周邊省市的“六小時經濟圈”相得益彰,輻射範圍涵蓋4.5億人口,不能不令投資者心動。同時,南昌至深圳(香港)、廈門、上海的海鐵聯運的開通,構建了進出口貨物跨關區通關的快速通道,改善了投資硬環境。經過堅持不懈努力,南昌市的投資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此外,一系列改善市內基礎條件、完善城市功能的舉措,又增強了南昌的吸引力。南昌先後投入十億多元綜合改造老城區下水道,確保暴雨之後四小時內排完積水。在許多大、中城市為鬧“電荒”之際,南昌雖然用電量急速攀升,但連續三年盛夏都未拉閘限電,讓臺商投資企業吃了“定心丸”。

  近年來,好環境吸引臺資大企業紛紛進入南昌,其中南昌東元集團總投資8800萬美元,晶湛科技總投資2.5億美元,南昌統一總投資2998萬美元,江西泰豐輪胎公司註冊資金總額 3500萬美元,菱光電子一期投資4500萬美元。

  “南昌現象”:贏得世界熱切關注

  南昌的投資日益改善、經濟發展不斷加快,市場景氣度持續上升,尤其是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雙雙走強,這充分表明南昌所蘊涵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投資機遇,“南昌現象”不僅正受國內各界人士關注,而且已被國外各方友人矚目。

  不但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連續4年把南昌列為“極力推薦城市”行列,近年世界銀行發佈的《對中國23個城市投資環境調查報告》中,南昌被列為“B+”類,與北京、深圳、成都等特大城市並列;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南昌在全國200個城市中,綜合競爭力排名上升至第30位,投資環境排名第20位,位居中部省會城市前列;聯合國《城市發展報告書》把南昌市評為“全球十大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美國時代週刊將南昌評為“全球十大動感城市”。

  市委臺辦主任李偉告訴記者,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連續4年把南昌列為“極力推薦城市”行列,説明南昌已經逐漸成為中部地區臺資的聚集地。

 
編輯:邵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