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7月22日上海消息   7月20日-22日,2007臺灣優質農產品巡展在主展場上海展出。前來參展的臺灣業者表示,對此次活動他們都抱著期待和歡喜的心情,希望大陸每個同胞都能品嘗到臺灣的優質農產品。   高雄縣美濃鎮農會行銷專員陳文津,此次帶了優質大米、木瓜和老北蕉三種產品來參展。她告訴記者,“這樣一個機會不可多得,希望這次能夠讓大陸的同胞對我們的每一種產品都能品嘗到。”她說,“我們這次帶過來的所有產品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都是優質的,不論是大米還是水果。”   希望大陸同胞嘗嘗我們的“美農米”   陳文津告訴記者,這次2007臺灣優質農產品巡展活動臺灣業界很多人都知道,並且也有很多人報名參展。大家都是帶著一個期待和歡喜的心情過來,期待每一個大陸同胞都能吃到臺灣那邊很多優質的東西。   陳文津說,臺灣業界此次前來參展的產品都是經過了主辦方的事先篩選,以質優為準。我們帶來的“美農米”是臺灣的良質米亞軍,希望大陸同胞嘗嘗我們的優質“美農米”。   陳文津認為,這樣一個機會不可多得。臺灣業界正好借著這次機會過來到大陸市場看看,並且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把自己的產品帶過來展銷。   我們的產品都是優質的   對于此次參展臺灣農產品的特點,陳文津自信地告訴記者說,臺業者這次帶過來的所有產品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都是優質的,不論是大米還是水果。美濃鎮農會帶來參展的優質大米是臺灣第一屆良質米大賽的亞軍,木瓜連續三屆是一、二、三名。帶來的香蕉是老北蕉,遠銷日本和中東。   相較于大陸市場的同類產品,陳文津認為,臺灣的農產品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點,一個是富有臺灣特色,還有一個就是臺灣業界有自己的品牌戰略。   踏上外邊的市場並不容易   臺灣地區的生鮮農產品運銷到大陸時,中間要經歷長達4-7天的水上運輸過程,增加了臺灣農產品的成本,在市場上失去了價格競爭的優勢。兩岸業者對此提過了很多的解決建議。   對此,陳文津說,臺灣水果到大陸來,運輸成本是很高。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有考慮過,如果在大陸找一個經銷商,我們的成本可能就會降低一點。如果在大陸能夠站穩市場的話,將來它的價格勢必會往下降。如果在大陸的銷售量足夠,並且臺灣的出貨量又夠多的話,那價格會平穩很多,售價跟臺灣那邊應該不會差太多。   她說,這次來參展的大米一個月前就已經加工處理好並上報,水果是11號時報上去的,運到大陸參展中間經過了約1個禮拜的時間。農產品深加工品還好,但是水果、蔬菜這些時鮮產品品質受影響。蓮霧從剛開始採摘到最後運到大陸來銷售,中間的時間太長的話,口味和新鮮度會和剛採摘時有細微差別。我們在農產品處理的時候,就有專門研究考慮過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問題。   陳文津告訴記者,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我們要踏上外面的市場其實並不容易。   一定要拓寬外面的市場   陳文津說,臺灣市場上農產品品種很多,市場大小已經相對固定,競爭非常激烈。所以現在我們一定要拓寬外面的市場。   現在我們就想穩打穩扎的把這個品牌做好並堅持下去。這幾年我們主要把精力放在維護米種品質穩定上了,象今年我們花了6000多萬臺幣建了個工廠,來做米的後期加工,我相信我們的米會越賣越好。(李桂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