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以示范區建設帶動農機化整體水平全面提升
 
 
  來源:      日期:2007-07-16 10:26

 

  陜西省農機部門從今年開始,按照技術集成、突破創新、領域擴寬、整體提升的思路,結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和農機化發展實際,在不同的經濟自然區,按照糧食和經濟作物的布局結構,投資250萬元設立了24個不同類型的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全面提升了農業機械化水平。

  圍繞關中灌區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問題,設立了4個小麥、玉米機械化示范區。對已成熟的玉米免耕硬茬播種、旋耕施肥播種、秸稈還田和小麥秸稈撿拾打捆技術進行集成配套,並引進示范玉米聯合收獲技術,示范突破玉米秸稈還田之後小麥免耕覆蓋播種技術,同時示范推廣玉米秸稈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技術。形成了關中灌區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發展模式。

  針對陜南、陜北水稻生產過程中機械化水平低,勞動強度大、育秧難度大的問題,在一南一北設立了兩個水稻機械化示范區,引進示范水稻育秧、插秧、收獲機械化技術和工藝,探索育、插秧機械化作業工藝規范,探索集中育秧、統一插秧經營模式。

  在陜北、陜南設立了8個薯類機械化示范區,引進示范推廣薯類種植、收獲和加工機械化技術,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種植效益。

  在渭北蘋果主產區設立兩個機械化示范區,示范配套推廣開溝、覆土、施肥、中耕、除草和高效植保機械,實現蘋果生產主要環節作業的機械化。

  根據陜南近90萬畝茶園中春茶加工技術落後,夏秋茶採收率低、成本高,60%茶資源浪費的問題,在陜南茶葉主產區設立了8個茶葉機械化示范區。對春茶主要示范推廣精加工技術,解決及時殺青、及時加工和精加工問題,提高茶葉質量和品位。

  此外,陜西省還設立了兩個示范區,引進機械卷簾、多功能耕作機、節水灌溉、氣體施肥器、臭氧滅菌器、彌霧式噴霧機等機械化技術,以探索機械化作業工藝規范,選擇相適應的機械化技術。

(來源:陜西日報 曹隴生)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